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已累计利用“南水”超111亿立方米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2025-07-25 22:02

“动批”区域疏解整治,转型金融科技楼宇集群;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童学赶考”研学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

 

近日,新京报记者跟随“行走京华大地 感悟思想伟力”采访团走进团城湖调节池、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地,见证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美丽北京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民主法治建设的辉煌成就。

 

团城湖周边利用生态修复实现水体自净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南水”进京前,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联合国认定的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利用“南水”超111亿立方米。

 

据北京市水务局总规划师刘洪伟介绍,在充分用好“南水”的工作中,北京市水务部门始终坚持“节喝存补”的原则。“南水”进京后,水资源状况得到改善,但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也仅是150立方米左右,目前,全市16区全部建成节水型区。在“喝”上,北京建成郭公庄、亦庄、石景山等16座配套水厂,日处理能力达500万立方米,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1.0提升至1.3。供水用“南水”比例由2015年的67%提高至2024年的近80%,超1600万北京市民喝上了南来之水。在“存”方面,北京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等主要水系连通,利用输配水、调蓄池、反向调蓄等工程,实现水源、水库、河湖、水厂等水务设施互联互通,构建起北京水网基本格局。

 

当天,记者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终点站——团城湖。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副科长胡小燕介绍,团城湖调节池连通密云、怀柔水库,现为第九水厂供水,是“江水”进京关键节点。2023年6月9日,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二期工程正式建成,北京市南水北调地下供水环路全线通水,真正实现了“一条环路”地下闭环输水。“团城湖还利用京密引水渠反向输水,将一部分南水北调水输送至密云水库储存,并回补怀柔等地下水源,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副主任张国宇表示。

 

在巩固生态方面,团城湖调节池周边通过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生物与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农药使用,同时利用生态修复实现水体自净,选择乡土抗逆树种构建复层群落,涵养水源。

 

香山革命纪念馆聚焦经典藏品推出文创产品

 

正值暑假,香山脚下的香山革命纪念馆迎来大量观众。馆内的《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基本陈列展是目前国内唯一全面展示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时期辉煌历史的大型展览,展出了800余张图片、1200余件文物。

 

记者注意到, “人民的文艺 前进的号角——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工作专题展览”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展览位于香山革命纪念馆一层专题展厅,展示了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工作,其中包括360余件(套)与文艺工作相关的珍贵文物史料,涵盖毛泽东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战争时期使用的军号、1949年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节目单、鲁迅手稿《为了忘却的纪念》、1949年徐悲鸿创作的《在世界和平大会上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等。

 

除了展览,纪念馆也开展了丰富的活动。香山革命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孟超介绍,目前,香山革命纪念馆利用周末、节日、纪念日等时间,面向青少年、少年儿童组织开展“童学赶考”香山革命纪念馆研学活动。项目启动以来,共计服务近500个青少年家庭、1000余名学生及家长。“我们利用香山革命纪念馆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大思政课’教学和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香山革命纪念馆展览陈列部干部郭琦洋表示,馆内有很多经典藏品,比如曾高悬于天安门城楼、见证开国大典的大红灯笼,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吉普车等。近期,馆内文创空间进行优化调整,聚焦上述馆藏文物元素,推出更有红色文化特点、更具市场消费活力的文创产品,实现传统文创转型升级,进一步助力北京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动批”区域疏解整治,转型金融科技楼宇集群

 

西城区原“动物园批发市场”商圈旧址上,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金科新区)建设已进入第七年。疏解整治后的“动批”区域,已转型为8个金融科技主题楼宇集群。

 

2017年,西城区委区政府完成了“动批”商圈45万平方米的疏解工程,同时,深入研究“动批”区域在金融、科技、区位和空间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对标纽约“硅巷”、伦敦“硅环岛”,率先提出建设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的新思路。2018年起,西城区全面推进金科新区建设。

 

据原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刘林介绍,“动批”疏解本质是在政策驱动下,通过产业重新定位,激活市场力量,完成空间功能置换。政府角色从“主导者”转为“协调者”,最终实现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升级的双重目标。

 

在金科新区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对标全球金融科技发展领先城市,打造更多面向全球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培育和服务十项重点“首创”项目落地,如全国首个“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网络”、全国首个金融科技法治研究中心、全国首个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等。

 

“目前五大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在这里落户,200余家金融科技企业在这里聚集,10余项全国首创成果在这里诞生,金科新区成为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之地。”中关村西城园管委会(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网上立案率达94%

 

走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立案大厅,当事人排长队的景象已经不见。这得益于该院推行的网上立案服务,当事人无论身处何地,均可通过北京法院电子诉讼平台等渠道自助完成立案。对于到现场的当事人,法院提供专业的诉讼服务,工作人员不仅负责案件查询、联系法官、接收材料,还重点指导帮助当事人扫描现场张贴的最高法院示范文本二维码填写诉状。即使当事人提交的是传统诉状,也能通过智能辅助生成系统快速转换为示范文本。此举有效聚焦争议焦点,提升后续审判质效。

 

目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网上立案率已达94%,在线庭审率超过85%,法官事务性工作大幅减少,得以更专注于案件实质审理。

 

自2023年5月起,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全面推进电子卷宗全流程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网上立案的高普及率为电子卷宗全覆盖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场立案材料也迅速完成电子化转换。目前,该院所有案件均实现电子化。法官开庭采用“左审右看”模式,通过北京法院“云法庭”系统在线查阅电子卷宗和当事人实时上传的证据材料,告别了厚重的纸质卷宗。同时,极大便利了异地当事人参与诉讼,降低了维权成本。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实习生 谭凯瑶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合康新能上半年营收近45亿元,新能源业务贡献提高
科技
早安北京0822:最高32℃;北京环球度假区将上新晚间体验活动
北京
走进内蒙古原产地现场选品,北京消费帮扶再创新
北京
预防意外伤害、防控致残疾病,我国过去五年完成了这些大行动
时事
在这个用电量创纪录的夏天,我们没有停电
财经
今年上半年北京石景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北京
职教援疆的“首师大方案”:一场跨越3800公里的“职教协作”实践
新京号
“蓝天之变”记录“北京奇迹”
北京
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预验收打造全国首个新质生产力综保区
北京
一周碳要闻:光伏反内卷再升级(碳报第160期)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