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第三届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院长 / 系主任大会(DCAC2025) 在马鞍山成功举办
日照新闻网
2025-07-25 15:08

第三届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院长/系主任大会(DCAC2025)于2025年7月17-19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安徽工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池州学院和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承办,《计算机教育》杂志社、《软件导刊》杂志社和中教奇观等单位协办,本次大会以“数字化、智能化、建学科、强专业”为主题,共有6个大会特邀报告,5个分论坛27个论坛报告。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三百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大会得到了百度、津发科技、龙芯中科、知行网安、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近日,DCAC2025大会开幕式准时开幕。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蒋宗礼教授、安徽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陆林教授、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胡学钢教授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致辞。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郑啸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了出席嘉宾。

蒋宗礼教授在致辞中强调,DCAC大会是落实国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求的重要平台。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发展,计算机类专业需直面“技术变革与教育本质如何平衡”“应用导向与学科深度如何兼顾”等核心问题。他提出,大会DCAD“讲实效、解急困、助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专题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推动地方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内涵建设。

陆林教授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该校前身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始建于1958 年,现已发展为以工为主、具有鲜明冶金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提档进位,计算机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他表示,本次大会聚焦数字化转型时代的人才培养,与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的办学定位高度契合。

胡学钢教授介绍了安徽省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研究会每年组织近2000人次参与专题研讨,牵头的三大竞赛项目年均覆盖6000余名学生,2024年获全国信息安全案例赛17项奖项。他指出,本次大会主题精准对接应用型高校发展需求,将为专业建设提供重要指引。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分两个阶段。

第一时段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荣誉理事长、国防科技大学王志英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贵州(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院长周傲英教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数字教材出版中心主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秘书长、教育部虚拟教研室项目秘书长张龙编审和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刘青山教授分别作了报告。

周傲英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为题,从技术发展脉络切入,指出当前 AI 热潮中资本与技术的复杂互动。他强调,计算机科学教育需回归科学本质,既要关注大模型等技术突破,更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思维。

张龙编审报告的题目是“人工智能专项能力建设与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他提出以数字教材建设为抓手,构建“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质图谱”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还介绍了教育部虚拟教研室、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最新进展,为高校提供了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

刘青山教授结合南邮实践,以“人工智能+教学改革的南邮实践与探索”为题分享了他们的思考与实践。他详细阐述了学校在图像与视频分析领域的科研优势如何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 “智能基座” 等项目培养学生的交叉创新能力。

第二时段由DCAC秘书长杨植森先生主持。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马鞍山市政协副主席郑啸,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结论审议委员会委员、计算机专委会委员蒋宗礼教授和百度高校合作部总监李轩涯博士分别做了报告。

郑啸教授以“由‘专’到‘通’:大学生AI素养培养的安工大实践”为题,介绍了学校依托安徽省工业互联网智能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构建“冶金智能化”特色课程群的经验,展现了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创新。

李轩涯总监在题为“企业视角:百度AI人才培养经验及案例”报告中介绍了百度“1000万AI人才培养计划”,分享了文心大模型在教材建设、实训平台中的应用案例,展现了企业参与教育生态构建的实践路径。

蒋宗礼教授在题为同步国家发展 科学施教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报告中,从有效培养合格人才视角,强调高等教育同步国家需求和技术的发展,通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他提出,在探讨如何在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类专业更要抓紧探索型形势下“需求-目标-内容-评价”闭环体系的建立。最后,蒋宗礼教授发布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关于开展第一批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的通知。

7月18日下午,系统能力培养、学位点建设、专业认证、AI 赋能教学、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五个论坛同步举行,27位国内计算机类学院的院长、系主任及企业代表分别做了报告,专家们围绕相应的主题展开了深度研讨和交流。

平行论坛I:面向应用型专业的系统类课程改革。

论坛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杨海龙教授主持。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小鹏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刘先华教授、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物联网工程系主任宫晓利教授、武汉大学龚奕利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计卫星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王党辉副教授、龙芯实验室主任、处理器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福新研究员分别以“系统能力培养的当前焦点与应对策略”“领域建模与模型转换驱动的编译课程重识与重构”“基于任务链的操作系统课程重构与实践”“面向数据科学专业的计算系统课程教学设计”“并行计算课程建设:贯通基础原理、编程语言与平台实践的应用能力培养”“对宜宾学院的教学支持计划的实践与体会”“做新时代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破局者——从龙芯实践谈系统能力培养”为题作了报告。

平行论坛II:强化学科引领,高质量推进地方院校计算机类学位点建设。

论坛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黄俊教授和副院长薛伟教授主持。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戴华教授、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勋教授、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软件学院副院长王林教授、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琳教授、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孙君顶教授分别以“‘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凝心聚力,超前谋划:财经类高校计算机学科博士点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的博士点建设思考与实践”“面向学科交叉的高质量计算机人才培养”“以学科为基,以评估为镜:地方院校计算机类学位点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题作了报告。

平行论坛III:专业认证与专业内涵建设。

论坛由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江明明教授和中教奇观联合创始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计算机专委会委员张靖主持。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教授、教育部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吉林大学黄岚教授、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合肥工业大学胡学钢教授、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赵军民教授分别以“AI赋能的面向产出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大纲设计”“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校考查的准备与安排”“从认证申请到持续改进:OBE理念在工程认证实践中的系统性落地”为题作了报告。

平行论坛IV:AI 赋能教育教学。

论坛由池州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张永教授和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李登实教授主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处长范纯龙教授、教育部计算机课程教指委委员、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合肥工业大学王浩教授、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岳昆教授、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李建坡教授、池州学院教务处处长周恺教授分别以“知识图谱牵引的课程管理与课程体系优化”“大模型场景下的教与学”“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数据与知识工程系列教材建设:内容、资源与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行业特色高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课程有“数”·教学生‘智’:AI赋能应用型高校课程与教材创新”为题作了报告。

平行论坛V:网络安全实战型人才培养。

论坛由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叶志伟教授、山东工商学院范辉教授主持。天津大学智算学部党委书记、教育部网络安全教指委委员魏建国教授、甘肃政法大学网络安全学院院长、教育部网络安全教指委委员安德智教授、合肥工业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和学科方向负责人胡东辉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浙江保密学院)副院长任一支教授、中原工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潘恒教授、知行网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广庆分别以“‘一核保障、双轮驱动、三链并举、四维协同’的网络空间安全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植根政法沃土,锻造网安尖兵:甘肃政法大学网安人才‘法律+技术+实战’融合培养模式探索” “分轨道、厚基础、强实践、重德育:高精尖信息安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红客卫士-德才兼备网络安全实战人才培养与实践”“‘AI+安全’双轮驱动的应用型网安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基于企业岗位技能全流程网络安全实战化人才培养的探讨”为题作了报告。

各论坛报告嘉宾带来了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见解,他们不仅分享了在计算机类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案例,还探讨了面临的难题和突破的途径。通过他们的精彩报告,与会者不仅加深了对计算机类专业发展方向的理解,更激发了对未来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无限热情与动力。

7月19日,参会代表到马鞍山市软件园实地考察当地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现状,促进校企对接。

本次大会通过开幕式、6个大会报告、27个平行论坛报告,全面覆盖了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关键领域,同时也为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者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为推动我国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次大会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为应用型高校破解“数字化转型期专业改革”“新兴技术融入课程体系” 等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收获颇丰。

“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院长/系主任大会(DCAC)”作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设立的常态化平台,通过走进高校、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交流、实践基地建设、竞赛等形式,加强应用型高校间交流合作。在课程建设特别是智慧课程建设领域,未来将进一步关注并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持续深化改革,稳步推动全国地方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办学水平提升。

大会于17日晚上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院长/系主任大会(DCAC)一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第四届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院长/系主任大会(DCAC2026)将于2026年三月底四月初在武汉召开。

大会期间,支持单位百度、津发科技、龙芯中科、知行网安展示了各自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引起了广大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受到了大家的密切关注。


来源:日照新闻网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