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丛书”发布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张树婧
2025-07-22 19:20

7月22日,“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丛书”专场发布会在中国工程院举行,发布了我国工程科技领域中长期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和相关成果,描绘了中国科技社会发展的九大愿景。

 

预计2040年,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2/3左右

 

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09年起联合组织开展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为该系列的第三期,集聚了近300名院士和近900名专家学者,梳理世界工程科技发展趋势,研判我国未来发展需求,描绘我国未来工程科技发展图景。

 

丛书包括14个分册,含综合报告、技术预见报告、11个领域报告和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导论。综合报告预测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面向2040年,中国经济整体上将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态势,逐步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产业链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将大幅度提升,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2/3左右,自然环境也将得到显著改善。

 

未来“机器换人”应对超级老龄社会挑战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介绍,丛书描绘了中国科技社会发展的九大愿景:智慧社会雏形建立,万物互联广泛实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社会情境广泛融合,建立现代社会智能治理模式;现代产业强健高效,制造体系趋于智能柔性、洁净循环、自主可控,“机器换人”应对超级老龄社会挑战;新型能源体系建成,能源结构趋于清洁低碳、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

 

未来城市深度协同,智慧感知、通达宜居、韧性提升,城市空间弹性共享,城镇生态效益凸显;空间海洋服务广域共融,“蓝色经济”繁荣集约,海洋经济占比提高到10%;安全高效绿色的智慧农业体系形成,批量建成少人或无人农场,营养健康农产品体系健全。

 

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普及,资源、环境、生态初步达到协同自治,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链商业化应用;普惠健康服务广泛达成,主动型大健康体系协同发展,组织和器官实现修复与再生,老龄社会具备健康活力;安全防控智能应对,突发事件一体化监测处置,自然灾害与生产事故智慧监测、精准防控,公共卫生事件主动防控。

 

“中国工程科技界将聚焦大信息、大制造、大能源、大健康、大安全等领域,开展战略部署和策略创新,追求新兴技术与人类在‘协同性、共生性、规范性、公平性’上的和谐统一。”杨宏说。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将举办300余场特色活动
文化
细胞治疗天价药有了“踢馆者” 山东济南谋划打造“细胞基因谷”
新京号
黄奇帆最新演讲全文:推动新质生产力,着力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科技
坐标西南,全球最快高铁,要来了
新京号
产教融合培养湾区应用型人才: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扩招及志愿征集
企业资讯
北大青年志愿者与思政实践团队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精神
新京号
首次集体亮相,是这些单位——
新京号
商汤×华东院达成“AI+建筑”战略级合作,70年智慧焕发“日日新”
企业资讯
中国牛奶 世界品质——让消费者“喝上奶 喝好奶 喝对奶”
企业资讯
北京大学“北太天元”项目入选2025年度北京市专利转化运用十大优秀案例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