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丛书”发布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张树婧
2025-07-22 19:20

7月22日,“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丛书”专场发布会在中国工程院举行,发布了我国工程科技领域中长期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和相关成果,描绘了中国科技社会发展的九大愿景。

 

预计2040年,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2/3左右

 

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09年起联合组织开展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为该系列的第三期,集聚了近300名院士和近900名专家学者,梳理世界工程科技发展趋势,研判我国未来发展需求,描绘我国未来工程科技发展图景。

 

丛书包括14个分册,含综合报告、技术预见报告、11个领域报告和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导论。综合报告预测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面向2040年,中国经济整体上将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态势,逐步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产业链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将大幅度提升,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2/3左右,自然环境也将得到显著改善。

 

未来“机器换人”应对超级老龄社会挑战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介绍,丛书描绘了中国科技社会发展的九大愿景:智慧社会雏形建立,万物互联广泛实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社会情境广泛融合,建立现代社会智能治理模式;现代产业强健高效,制造体系趋于智能柔性、洁净循环、自主可控,“机器换人”应对超级老龄社会挑战;新型能源体系建成,能源结构趋于清洁低碳、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

 

未来城市深度协同,智慧感知、通达宜居、韧性提升,城市空间弹性共享,城镇生态效益凸显;空间海洋服务广域共融,“蓝色经济”繁荣集约,海洋经济占比提高到10%;安全高效绿色的智慧农业体系形成,批量建成少人或无人农场,营养健康农产品体系健全。

 

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普及,资源、环境、生态初步达到协同自治,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链商业化应用;普惠健康服务广泛达成,主动型大健康体系协同发展,组织和器官实现修复与再生,老龄社会具备健康活力;安全防控智能应对,突发事件一体化监测处置,自然灾害与生产事故智慧监测、精准防控,公共卫生事件主动防控。

 

“中国工程科技界将聚焦大信息、大制造、大能源、大健康、大安全等领域,开展战略部署和策略创新,追求新兴技术与人类在‘协同性、共生性、规范性、公平性’上的和谐统一。”杨宏说。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看见大国首都,读懂文化北京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揭牌,企业家培育“制度化”
科技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方阵正在加速形成
教育
破解低空产业“卡脖子”难题可获奖励,延庆发布“低空人才十条”
北京
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芜湖举行,省长王清宪宣布大会开幕!
新京号
身家数十亿董事长被留置,臻镭科技总市值一日蒸发超18亿
财经
食品安全、振兴县中…一文读懂“十四五”教育强国建设“成绩单”
教育
于本水院士逝世
政事儿
20个项目40亿投资:天津宝坻推动津粤产业链深度融合新突破
智库
“十四五”资本市场成绩单出炉,吴清最新讲话透露这些数字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