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来了!古诗里的大暑啥样?
2025-07-22 14:40
进入荣成融媒阅读更多内容

订阅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7月22日
我们迎来“大暑”节气
时光匆匆向前
风景悄然变幻
转眼之间
我们抵达了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驿站
——大暑
古诗里的大暑
文 | 尚庆海
诗人向来敏感,宋代诗人司马光的《六月十八日夜大暑》:“老柳蜩螗噪,荒庭熠耀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诗人面对炎热的大暑时节却另有一番感慨。
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大暑竹下独酌》则把诗人道遥自在、悠闲惬意的生活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斑。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意思说窗外有一片竹林,葳蕤爸翠,为诗人遮住了炎炎赤日,当赤日西斜,竹子又轻轻地散开茂密的绿荫,将一弯新月嵌入其中月色溶溶入满怀。清风拂动,月光如碎玉般晶莹。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举杯邀风月共饮。
赏读这些清凉的“大暑诗”,丝丝凉爽,迎面而至。
-END-
签审:于军鹏
审核:付振宇
责编:李彤晖
编辑:闫美岑
来源:直播荣成
以上为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来源:荣成融媒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