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幼儿园血铅异常问题,始终受到公众高度关注。图/网络视频截图
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有了更权威的通报。7月20日,甘肃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发布了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相关涉事人员中6人被批捕、17人被立案审查调查。
与7月8日甘肃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的通报相比,这次的通报内容全面,数据翔实,以详细的事实还原了事件真相,有效回应了社会关切。
通报首先公布了案件侦办情况,再次确认幼儿园投资人、园长等人在食品制作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致使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员工血铅异常的事实。同时,还对褐石培心幼儿园周边环境是否受到污染作了回应。
调查结果显示,褐石培心幼儿园周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铅浓度均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没有铅污染情况。专业的调查不仅极大纾解了公众焦虑,也避免了更多的无端猜测。
更为重要的是,通报还公布了涉事幼儿园之外的一些违规违纪违法问题。调查确认,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其检验科管理混乱,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实验室质量控制执行不到位,相关检验人员缺乏系统性培训,该复检的未复检且直接修改检验结果。这也彻底解开了公众心中的一个疑团——为什么很多家长反映在天水检测正常,在外地检测就超标。
7月2日至3日,褐石培心幼儿园血铅检测由甘肃省疾控中心承担,经调查确认,这次检测同样存在数据失真问题。甘肃省疾控中心在接受该重大紧急任务后,没有引起重视,组织管理不力,主要负责人简单随意安排血铅检测工作,检测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检测结果严重失真。后又通过多种方式逃避责任、阻碍调查。这或是天水联合调查组之前未能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背后的属地管理、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失职失责问题,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疾控局局长,天水市委书记,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有权必有责,失责必问责,这则通报让公众看到了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护短的决心。
自7月12日甘肃省成立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宣布提级调查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以来,调查组不负公众期待,以高效的工作,不仅及时还原了事件真相,还挖出了个别部门和人员之前未曾暴露的问题。
通报发布后,舆论普遍认为真实可信,堪称样本。通报之所以取得好的效果,不只是因为全面详尽,更是调查工作做得好。
调查组全方位回应社会关切,不回避敏感问题,无论是甘肃省卫健委,还是天水市委、市政府,都没有受到“特殊照顾”。此外,通报的成功之处还体现在全面细致。通报中有大量的翔实数据,尤其是关于褐石培心幼儿园周边环境的调查,从空气、地下水、土壤样品以及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等几个方面,都做到了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甘肃省委省政府调查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省纪委监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参加,并请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专家参与。国务院食安办派出工作组指导督办。这是提级调查的优势,以更权威的姿态介入,调动更多的资源,有效克服调查阻力。
事实上,面对汹涌舆情,调查唯有全面回应社会关切,用真实去呈现,以真诚去说服,才能达到公众对提级调查的期待。这份“甘肃样本”值得基层复盘、借鉴,争取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用一个成功的“提级调查”,避免更多的“提级调查”。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