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重磅文物在京展览
7月18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与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山西博物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蚌埠市博物馆等近30家机构联合推出的 “山水有清音:安徽文化艺术大观”展览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启幕。作为近年来在京展出的规模最大的以安徽文化为主题的年度大展,展览对安徽文化艺术进行一次宏观且深入的梳理与展示,独具特色。图为新石器时代玉鹰,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观众拍摄新石器时代猪形陶尊,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出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该展览展出安徽“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的重磅文物(包括凌家滩遗址、尉迟寺遗址、磨盘山遗址、蚌埠双墩春秋墓、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明中都遗址),以及黄山主题的名家绘画精品,展品涵盖了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书画、摄影作品、建筑构件、文房用具、戏服、面具等代表性实物,彰显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艺术特色。
迄今考古发现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禹会村遗址模型,推测城址面积至少18万平方米,特别是有人工堆筑的大型基址和大量埋放陶器的“祭祀坑”。
西周青铜云纹五柱器,安徽屯溪土墩墓出土,安徽博物院藏。因造型酷似路由器,被戏称为“西周时期的Wi-Fi”。
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鄂君启金节-舟节,是战国时的“免税通关证”。
春秋时期钟离国彩陶罐,2008年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出土,蚌埠市博物馆藏。
凤阳明中都遗址出土的精美石雕建筑构件,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展厅入口处摆放着徽派古院落的木结构。据悉,展览期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将举办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包括主题论坛、学术讲座、青少年研学活动,多门类的艺术工坊,以及沉浸式体验活动等。
观众参观黄宾虹《黄山画稿册》。
观众欣赏郎静山、吴印咸等著名摄影家拍摄的黄山摄影作品。展览持续至10月30日。
记者 浦峰 摄影报道
编辑 张鶯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