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绽放 | 对话王晓晶:数字技术敲开乡村女性的人生新门
新京报 记者 彭冲
2025-07-16 22:55
我们支持每一位女性去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把路越走越宽。

阿英30岁之后,才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电动自行车。生活在甘肃东乡的高原上,她第一回知道,原来从村里到镇子,“嗖”的一下就到了。


在那之前,她去镇里都要搭车,得迁就别人的时间。生活里很少有自己能掌控的东西,活动的范围,不过是长着玉米和豆子的几亩地,还有围了一圈孩子的灶台。


直到30岁那年,她有了一份稳定的长期工作:在当地的民宿做管家。


阿英从此努力识字,学会了咖啡拉花,还开始在直播间售卖家里的杏子,成了当地的文旅小博主。


她的改变,离不开一个公益项目:“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它由文旅部市场管理司、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蚂蚁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为乡村女性提供民俗服务业的免费培训,助力她们的自我成长。


从家庭主妇到职业女性,她推开的不只是一扇就业的门,更是人生被压抑的另一种可能。


蚂蚁集团社会责任总经理、蚂蚁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晓晶表示,十年来,蚂蚁坚持投入,深刻认识到女性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替代的“她力量”。作为数字生态建设的参与者,蚂蚁集团手握技术和平台能力,有责任确保这波浪潮是“托举”而非“淹没”,是创造机会,而非制造鸿沟。利用数字技术为女性,特别是像阿英一样最容易被忽略的县域乡村女性,打开向上流动的通道,是“普惠”的初心在数字时代最具象、最迫切的落脚点。


“我们坚信,当每一位女性都能无惧障碍、自由绽放,社会才会真正称得上美好。”王晓晶说。



阿英用自己的收入买了第一辆电动自行车。 受访者供图

“女性如果看到自己的能量,会有更多可能”


新京公益:蚂蚁集团是哪年开始推出女性发展项目的?


王晓晶: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15年,我们联合IFC(国际金融公司)和高盛集团发起了中国首个女性互联网金融贷款产品,短短两年就为中小微女性创业者提供了4000万美元的贷款支持。贷款过程中,我们发现女性的违约率是远低于男性的,而且女性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更多,但她们能坚守信用,非常让我们尊敬。2017年,我们又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发起了百亿脱贫基金项目,列出了重点关注的五大方向,女性脱贫是其中之一。2020年,我们持续调研,围绕基础保障、创就业支持和多元发展三个方面,升级推出了“数字木兰”系列计划。


新京公益:“数字木兰”系列计划是什么?能解决女性面临的哪些问题?


王晓晶:女性想要发展,首先需要稳定的安全感。“数字木兰”计划中,我们最初开展了“加油木兰”项目,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符合要求的女性提供医疗健康和教育方面的公益保险保障,给她们医疗和学费补贴。截至目前,这个项目已经提供了超过559万份公益保险。


当女性想进一步往前走,就需要就业,这能带来真正的成就感,也能帮她们发现自我。很多女性也提到,在家里“手心向上”(要钱)的日子是很难过的。所以我们从就业支持着手,推出了“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孵化项目、“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等,为她们提供新型职业技能培训、探索新型就业岗位,推动数字就业机会向中西部县域倾斜,助力她们实现自我价值。


那女性怎样才能走得更远呢?2019年,我们发起了针对中国女足和乡村女足的支持项目“追风计划”,相信体育运动可以给她们带来自信、快乐,获得更多幸福感,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女足姑娘展示出来的能量和未来成长的可能性。这个计划被引入到了“数字木兰”中,女性如果看到自己的能量,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会有更广阔的未来。


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这也是整个“数字木兰”计划的支撑和价值。


新京公益:为何选择女性作为公益支持对象?


王晓晶:最早是在国家扶贫攻坚的政策背景下开展的,我们在政策的指引下,想要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困的问题。在乡村,女性的力量是被严重低估的,她们其实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但在就业、发展机会等方面面临诸多限制。我们想要借助数字技术改变这种现状。另外,我们早期的客户更多是女性,这一公益方向的选择也是源于对客户的感恩。



成为民宿管家前,料理家务和农活几乎是阿英的全部。 受访者供图


新京公益:有没有遇到过质疑?


王晓晶:质疑倒没有,但是有人会觉得“看不懂”,有人说:“女性地位这么高,有什么好帮助的?”他们不知道这件事有没有价值,或者说受益的群体是不是真的有需求。其实,放眼整个女性公益行业,大家都会经历一些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还专门在线上平台上做了女性公益专区,就是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到这个话题。


另外,接受帮助的乡村女性可能一开始也有疑虑,比如我们在开展“AI豆计划”的时候,她们不知道人工智能是什么,还以为我们是骗人的。我们就把她们带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让她们看最前沿的自动驾驶技术,她们回去之后觉得很骄傲,原来我们的训练和培训都是真的。另外,我们也会和当地政府合作,这也很大程度上帮助她们消除了疑虑。


新京公益:项目开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


王晓晶:在这些年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根植于社会观念上的壁垒有时候大于资金、资源等其他一切挑战。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和机会。比如,大家认为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或者说“女人出去工作做什么,把孩子照料好就不错了”,还有人说,“小女孩踢什么足球,那是男孩子干的事情。”这种环境会损伤女性的自信,她自己也会怀疑:我可以吗?


很多中国女性是牺牲自我的。我曾问民宿管家阿英,一天的工作是怎样的,她说七点半到民宿上班,但其实这之前她还会早早起床把全家人的饭做好,但她完全不提这些,觉得理所应当。培训的时候,我们有夜话活动,当被问到“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喜欢的颜色是什么”的时候,她们都答不出来,因为从没考虑过这些问题,平时关心的都是家人的喜好,只要家里好就好,给自己的定位首先是母亲、妻子、女儿,最后才是自己。我们希望她们能找到自己。


新京公益:你们是怎样一点点改变这种观念的?


王晓晶:我们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推动项目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基层的妇联干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记得有一个小女孩,因为要订婚、照顾家庭,经历了三次辍学,县妇联的干部一次次找到她,劝说家里人让她上学,鼓励她,也联系“加油木兰”项目去支持她。


这一方面给她带来了资源,另一方面也告诉她:要相信自己,相信有人在支持你。我印象很深,那个女孩说,每次辍学的时候就想:算了,就这样。但每一次妇联干部来找她的时候,都让她知道有人在关心、支持她,这足以让她有底气再试一下,再往前走一步。


后来,这个女孩读了中专、考上了高职。她不会再相信“女孩多读书没用”了,她打破了这一观念,这也会影响她的孩子。


甘肃东乡县妇联干部、“加油木兰”项目联络员马雪莲(右二)入户走访。 受访者供图


“发现自己、相信自己,就是一种绽放”


新京公益:你觉得乡村女性最缺的是什么?


王晓晶:不是能力,而是机会。


新京公益:那蚂蚁公益给了她们哪些机会呢?这些被帮助的女性有没有成长和改变?


王晓晶:是的,她们改变非常多。比如我们的“AI豆计划”,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标注师,它的发音也是“爱豆”(英文单词idol的谐音,意为偶像),我们相信女性有机会成为自己的“爱豆”。我们把这样的岗位和职业引入到中西部地区,给当地的留守妇女、返乡大学生提供了和数字时代接轨的就业机会,让她们在拥有工作的同时开拓了眼界,在家里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妈妈成了孩子的榜样,有人甚至在家乡买了房,生活有了巨大变化。还有一个姑娘说,现在自己学会了用口红,开始打扮自己,让自己变得很精神,她原来和周围人交流都不自信,现在能在公司百十号人面前主持年会。


在“追风计划”里,很多女孩一踢球才发现,原来自己还能做这样的事。在对抗和协同中,发现自己可以呐喊、奔跑,和姐妹们合作,展现自我。有人从此走上了足球职业化道路,有人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上了更好的学校,还有人学了体育师范专业,回到乡村,和她的教练说,要去各家动员,让更多的女孩加入球队,一起踢球。这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公益的代代相传:一群女孩获得了帮助,走出了大山,又回到家乡,让更多的女孩有机会走向远方。



“追风计划”支持的乡村校园女足队。 受访者供图


在“民宿管家培训计划”中,很多来参与培训的乡村女性,原来都是家庭妇女,文化程度不高。她们在培训中面临很多挑战,一方面是基础技能,很多人没见过冲水马桶,也不会铺被子。我记得有一个大姐刚来的时候,端菜时大拇指是戳在汤里的,我们和她说,手不能放在汤里,大姐特别认真地说:“没关系,我不怕烫。”她很真诚和热情,但观念和技能上都需要改变。

除了基础的技能培训,我们还要做数字素养培训,教她们拍照片、和客人在微信上沟通、帮客人预定一些旅游项目等。


阿英在成为民宿管家之前一直是家庭妇女,二十几岁就生了三个小孩,字也不认识几个。她应聘民宿管家的时候。家里人是不同意的,村民还说她“出去伺候乱七八糟的人”。她是偷偷报的名,和家里人说“反悔的话要赔钱”,这才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们最开始见到她的时候,阿英不敢说话,更不会主动介绍自己。但在工作后,她学会了咖啡拉花,还通过微信语音转文字认识了很多字,“数字木兰”的培训帮她系统提升了工作技能和数字素养,也交了很多朋友。她慢慢胆子大了起来,开始拍照片发朋友圈、用AI写文案、开直播,销售家里的杏子,现在成了当地的文旅小博主。今年5月,我们的家庭日活动中,她和我们交流非常自信,介绍了自己的家乡,把从家乡带来的杏干推荐给每一个人,还拿了一个枕头,和大家比赛谁枕套套得更快,很自信地展示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前后不过几年时间,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女孩这么大的变化。


她现在还会让丈夫也出去学习,而且村子里的姐妹也受她影响,都开始走出去学习,有人接受培训后,在家里开了农家乐,整个乡村的活力都被带动了起来。


阿英其实是千千万万被传统束缚的乡村女性的缩影。从不被看见的家庭主妇到村里的第一位职业女性,她推开的不只是一扇就业的门,更是人生被压抑的另一种可能性。“阿英们”的变化也是我们坚持做下去的一个动力。



工作中的阿英。 受访者供图


新京公益:在公益实践过程中,你有没有感受到这些女性身上的力量?


王晓晶:有。她们之间其实是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一起成长的。比如,你的短视频拍得好,我要比你拍得更好,良性竞争,互相学习。一开始,有位妇女的丈夫不支持她拍视频,觉得丢人,全国各地的“木兰”就开始想办法,跑去她的评论区,夸她丈夫长得帅、人也好、还帮她拍视频等等,慢慢地,她的丈夫也开始支持她。女性之间的这种感情很鼓舞我们。


还有一次,一位民宿管家说,这些年,她慢慢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她觉得自己就像泥土里的一粒种子,只要有阳光和雨露,就能发芽和开花。“我非常幸运,等到了我的阳光和雨露。”其实这比她单纯感恩别人的帮助要更令人激动,因为她发现了自己,相信了自己,这就是一种绽放。


新京公益:做公益过程中,除了被帮助的女性的改变,还有没有什么让你很有成就感的事?


王晓晶:我们在县域建立数字就业中心、为当地女性提供工作,有些女性的孩子需要照料,宜家知道之后,表示愿意给她们提供亲子活动中心。另外,做民宿管家培训的时候,洲际酒店也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看到越来越多的伙伴因为我们而相遇、加入到公益行业,也让我们非常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女性的包容心和同理心是数字时代重要的力量”


新京公益:在前面提到的这些公益项目中,数字技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王晓晶:做公益,首先要有“心”。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女性能在数字时代过得更好,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是创造鸿沟,而是不让任何一个人落下,能让所有人尤其是女性获得更多机遇。因此,在整个公益项目的设计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创造在地就业的机会,培养相关技能和数字素养,让她们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在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要有“力”,这个“力”就是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为女性提供更好的工具,帮助她们成长。传统公益模式可能是出一笔资金来进行帮扶,但我们选择授之以渔的方式,不只是简单铺设技术平台,而是充分地以人为本,提升人的数字素养,改变人和乡村的面貌。


第三,我们通过数字平台的力量带动更多伙伴加入。比如在“AI豆计划”里,我们不只把自己作为科技公司带来的数字岗位引入到中西部地区,还联合了更多的科技公司,一起把合适的就业机会引入乡村,成立了一批就业中心,这些中心连在一起,又形成了县里新的数字产业带。此外,我们还通过数字平台的力量,联合更多的公益行业参与者,了解、加入这些项目,形成了势能。


从普惠的“心”出发,以数字技术为“力”,以合作和开放生态为势能,这是我们在公益践行中遵循的思路,数字技术是其中的关键词。



“AI豆计划”支持的县域数字就业中心。 受访者供图


新京公益:你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怎样的?为什么会选择走公益这条路?


王晓晶:我早期做的是品牌工作,也注重和人之间的联系和共鸣,这和公益是一致的。并且做品牌的时候,要非常清楚应该把品牌精神和信仰传递给谁,用什么样的方式传递,做公益也是一样,你要了解想帮助的人是谁,对方需要什么,用什么样的帮助方式,不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


在蚂蚁集团,我们的品牌理念从一开始就是如何为世界带来微小而美好的改变,如何让每一个业务都回应一个社会问题,我当时也是想把这种责任感传递出来。后来,我希望能拓展到责任感的践行,就推动成立了蚂蚁集团社会责任部。再后来,去落地执行一些社会责任项目的时候,我们又希望它能成为一家专业的社会组织,所以又发起和成立了蚂蚁公益基金会,在民政等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专业的公益工作。其实不是从一个角色变成了另一个角色,而是一路走了下来,顺理成章的结果。


我们这一代曾经看到非常多蓬勃向上的人。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是中国互联网公益的开端,大家团结起来、一心想要做好一件事的那种能量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感受到的。另外,我们是经历了数字技术发展的一代人,感受到了互联网和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我希望自己能用好这样的技术,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做贡献。


中国足协副主席孙雯(左)与蚂蚁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晓晶。 受访者供图


新京公益:你有女性榜样吗?


王晓晶: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榜样。1995年,北京举办世界妇女大会的时候,央视播出了《半边天》访谈节目,那个时候主持人张越老师和节目中的每一个中国女性,都是我的榜样。现在,我工作过程中,每次和那些乡村女性交流,也会有能量碰撞,她们也是我的榜样。


新京公益:你心中的女性力量是怎样的力量?


王晓晶:首先是有韧性。我看到非常多的女性在不同的境遇下都表现出了这种韧性,由此她们生发出更多的智慧去应对人生的挑战。


此外,我觉得女性的包容心和同理心在数字时代也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人工智能带来了工具的力量,但这种包容心和同理心反而是技术发展中最稀缺的。


还有一点,女性对于风险的判断和把握也是非常优秀的,我们早期做女性金融公益项目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点。


我相信,女性有包容心、同理心,就能更好地理解人的需求,为每个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过程中碰到困难,女性会因为有韧性而生出力量和智慧去解决。在事业发展起来之后,她对于风险的敏感和把控又能帮她把事情做得更可持续,这些综合起来将会成为数字时代女性非常重要的竞争力。我希望我自己和所有女性,都可以有机会去发展这些能量。


新京公益:未来,蚂蚁公益在支持女性发展方面有什么计划和期待吗?


王晓晶:回望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性别平等议题真正被我国公众关注并且有一个里程碑,其实也才30年。支持女性发展这条路,我们一定会坚定地走下去。我们希望更系统地做好女性发展的支持,抓住数字时代的机遇,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女性、残疾女性,通过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助力去弥合数字鸿沟;也希望能够通过平台的力量链接更多的资源,大家一起加入,让这条道路走得更久、更远,也让这个模式更有可持续性。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支持每一位女性去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把路越走越宽。


新京报记者 彭冲

校对 薛京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彭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pengchong@bjnews.com.cn
相关推荐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首日都有哪些精彩活动?
文化
大戏看北京6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孟庭苇演唱会浪漫启幕
娱乐
大戏看北京7月7-13日文艺资讯丨奏响盛夏艺术狂想曲
娱乐
古人“手账”的读法:在单调的生活里,找到所有人的历史
文化
标注城市文明新高度
新京号
动态 | 创意共振,解码中德美学奥秘!波茨坦国际大学生电影节体验营圆满收官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速记员》以笔为剑破困局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对话卜卫:她的田野
新京号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热门评论
133****5109
2天前
阿英的故事让人振奋,也看到了照进未来生活的光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