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 实习生谭凯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后,丰台区抽调三支志愿服务力量,在高温天气里为游客提供引导、讲解、应急等方面保障。
7月16日,记者在宛平城看到,身着“柠檬黄”上衣的引导员正在为一名坐轮椅的老年游客指路。据了解,这支“柠檬黄”队伍由来自东铁匠营、石榴庄等街道的60名志愿者组成,柠檬黄色的上衣是他们的标志。
志愿者正在值守。实习生 谭凯瑶 摄
要想胜任这份工作,志愿者们至少需要掌握“八大要知”,包括展馆开放时间、预约政策、洗手间位置等,确保应答“零误差”。据志愿者介绍,他们正在重点提升专业素养,以应对日渐增多的国际游客。
主题展览开展前,丰台区已绘制完成《宛平城文明服务点位地图》,布局16个固定点位和3个流动哨位,规划无障碍路线,清除障碍物,并在排队区、休憩区增设遮阳伞和服务台,各点位均配备了急救药箱、防暑药品和饮用水。
“我们熟悉了岗位,整理了高频问题的答案,还自备了应急药品。”志愿者郭秀琴告诉记者。打开他们随身携带的红色物资包,里面是消毒液、创可贴、止痛药、风油精、藿香正气软胶囊、云南白药以及剪刀、胶布等应急物品和药品。此外,还准备了糖果,帮助有需要的游客随时补充能量。
各点位均配备了应急物品和药品。实习生 谭凯瑶 摄
除了“柠檬黄”,现场还有一支“志愿蓝”队伍,他们身着蓝色马甲,由56名“宛然以平”志愿者组成。他们大多来自本地,非常熟悉宛平街巷往事,经过系统培训后,定点在卢沟桥、抗战纪念馆等核心地标为游客提供讲解、指引等服务。此外,还有一支专业服务队可为游客提供深度历史讲解。
参与志愿服务13年的程保兰告诉记者,他们7月6日接到任务后立即开展培训,实地踩点测量关键距离:抗战纪念馆至西门100米、西门至公交站300米、东门右转200米即达地铁站……
“要像‘活地图’一样熟悉每个点位,把服务做到极致,这是守护历史的使命。”程保兰说。
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促进中心主任刘屹表示,要把志愿服务打造成游客到宛平的“第一印象”,固化“柠檬黄(基础保障)+志愿蓝(历史讲解)+专业定点(深度阐释)”机制,推广统一的志愿服务标识,推动志愿力量在宛平城长效服务,展现“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北京范儿”。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