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班主任让学生“轮流打同学”,学校通报不能避重就轻|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5-07-14 19:26
学校的避重就轻,本质上是把学校利益置于学生权益之上。

▲7月11日,福建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发布情况通报。图/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微信公众号


近日,福建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一小学班主任让全班学生轮流打同学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新黄河报道,学校发布情况通报后,被打学生家长仍继续在网上反映相关情况,质疑学校通报隐瞒事实。7月13日,该校一名工作人员称,相关情况都在学校发布的情况通报中。


从被打学生家长提供的警方《行政处罚决定书》看,学校的情况通报的确有所隐瞒,而且隐瞒的是比较恶劣的情况。


其一,在事发原因上,校方通报称,学生李某某将沙包砸向教室内立式空调机而被班主任赵某某发现。而《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当时有学生向赵某某反映李某某用沙包扔空调,赵某某未核实情况。


也就是说,在当地警方并没有将“李某某向空调扔沙包”认定为事实的情况下,学校却直接将其当做了事实,这是否秉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情况是否如此?这让人疑惑。而这样的认定,显然是不利于学生而偏袒学校的。


其二,从动机上看,校方通报强调“为达到惩戒效果”“以示教育”。言下之意,班主任也是出于好心,只是开展“不当教育”的问题。但《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班主任赵某某的行为已构成侮辱。最终,警方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对赵某某处以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伍佰元的处罚。


其三,在关键细节上,校方通报轻描淡写地说,班主任“让班级同学打李某某一下,以示教育”。而家长反映的却是,班主任要求学生“一人一巴掌上去”对学生李某某进行羞辱,致使班级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轮流用手拍打李某某的脸部、手臂或肩膀等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警方《行政处罚决定书》落款时间为7月10日,比学校发布情况通报的时间(7月11日)要早一天。换言之,若说校方发布通报时不了解警方的处罚决定,显然说不过去。


既然如此,学校为何在通报中避重就轻乃至隐瞒部分事实?其动机并不难理解——在声誉危机面前,维护学校的光鲜门面成了首要考量,事实真相以及受害家庭的感受则被悄然推至无关紧要的位置。


6月20日事发后,校方在6月22日就火速解聘了班主任。作为地方知名的民办学校,涉事学校珍惜自身形象和声誉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不顾事实,对关键细节模糊处理。


学校的这种避重就轻,本质上是把学校利益置于学生权益之上,会直接侵蚀家校之间赖以维系的信任根基。个别老师的侮辱伤害了一个孩子和家庭,而学校的有所隐瞒则扭曲了教育价值观,不仅给孩子和家庭造成了“二次伤害”,更让自身陷入了更大的信誉危机。


各行各业难免有“害群之马”,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如果学校连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担当都没有,何以教书育人、打造口碑?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机构最大的恶,不是犯错,而是不敢、不愿面对错误。


撰稿 / 陈广江(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李立军


相关推荐
教师让学生殴打同学、给学生拍“裸照”?校方通报
第一看点
丘成桐:数学的最高目标,无过于追求真与美
文化
致伤学生的紫外线消毒灯,被忽视的教室安全隐患
时事
地震灾区554名学生的新学期
时事
运动场内外:近代女性争取的不只是运动的空间
文化
心理老师来之后,孩子才出现心理问题?
时事
四川西昌再通报一学生坠楼死亡:对涉事学校及相关责任人员追责问责
第一看点
自主游戏多、人工智能添色,海淀中小学打造有活力有温度的课间
教育
新闻8点见丨一场精心编织的金融骗局;追忆“行走的马列字典”陈先达
时事
总书记回信的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为基层教育贡献新鲜力量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