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总台CCTV3《文化十分》栏目行走华夏大地,寻访文化传承的坚守者与创新者。近日,央视总台记者走近武夷山,记录下百年老字号“瑞芳茶号”如何在时代长河中守护岩茶本味,又焕发时代新姿。
老器物
斑驳印记诉说百年沉浮
走进瑞芳文化馆,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瑞芳茶号老账本——它曾是瑞芳行销全国的见证,更承载着一段家族守护的深情。创始人江泰源临终托付此物,江氏后人在特殊年代冒死珍藏,方使这份商业记忆穿越动荡留存至今。
账本上的笔笔记录,更是激励着瑞芳茶号第三代传承人——江子彪,让他在而立之年,毅然全心投入,复兴祖业,让茶号在新时代再度腾飞。
同样令人驻足的,还有那方刻着“瑞芳”二字的木质老牌匾,以及标志性的双凤商标漆木茶盒。漆盒上山水人文与双凤翩跹,内置锡片锁住茶香,无声诉说着品牌初创时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超前的商标意识。
这些斑驳器物,凝固了瑞芳自1899年崇安码头小茶庄起步,到行销海内外的峥嵘岁月。
老手艺
百年薪传焙得岩骨花香
随着镜头深入茶山。央视记者走入位于武夷山国家森林腹地的瑞芳五公里老枞基地,由阔叶林、毛竹林、老茶树、清澈小溪构成的垂直生态微域,让生长于此的6800多株老枞水仙,积累了更多的风味物质,产生老枞独有的枞味。
走入瑞芳老茶厂,瑞芳首席制茶师为央视记者讲解传承百年的岩茶老手艺,对火候毫厘之间的精准把握,是瑞芳茶汤醇厚悠长、粉香蜜韵的奥秘,更是三代瑞芳人对舌尖记忆的忠诚守护。
新思路
焖泡焕新香飘年轻时代
百年传承不意味固步自封,瑞芳深谙古法亦需应时而生。2022年,瑞芳首次提出“焖泡岩茶”的概念,并通过上千次实验,打造“岩焖焖”一款可以焖泡的岩茶。
它巧妙解决传统岩茶冲泡繁复的痛点,以创新焖泡工艺,让喝岩茶变得更加随心自在。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瑞芳主动拥抱现代生活节奏、让百年岩茶香飘入年轻一代日常的诚意之举。
从崇安码头的茶庄到全球近200家门店,从双凤漆盒到“岩焖焖”,瑞芳茶号的百年图谱上,写满对古法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求索。
央视《文化十分》的镜头印证了真正的文化传承,是让历史的根脉深扎,让时代的新枝绽放。瑞芳这杯穿越世纪的岩茶,正以历久弥新的芬芳,续写着属于中国茶的下一个百年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