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科学家找到桃子“变软”基因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2025-07-11 18:17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育种课题组鉴定到调控桃果实慢溶质性状的关键基因——桃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PpTHE1,解析了该基因负调控桃果实软化,从而延长采收时间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慢溶质桃果实采收状态。中国农科院供图

 

科研人员介绍,果实质地对贮存运输具有重要影响。桃子在成熟后期,果实肉质会发生一个溶质过程,果肉逐渐变软。慢溶质桃就是成熟后软化速度被“调慢”并能脆更久的桃子,具有挂树时间长、风味充分积累、完熟后鲜嫩多汁且耐运输的特点。因此,找到慢溶质桃“慢热”的秘密与规律,对于培育优质耐贮运桃品种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团队构建了慢溶质桃品种“春瑞”的高质量基因组,锁定到一个调控果实慢溶质性状的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该基因可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乙烯合成和细胞壁果胶代谢,从而影响果实硬度变化,参与调控慢溶质桃果实的软化进程。研究系统阐明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桃肉质改良提供了新靶点和理论基础。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神农种业实验室协同创新等项目的资助。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昌平生物医药产业收入增速超9%,前沿技术正加速迈向病患床旁
北京
放弃哈佛讲席教职,他与北大“再续前缘”
新京号
寻找自然资源可持续的答案,新京报小记者们走进合成生物科学馆
教育
北大BIOPIC首位引进PI,他的研究带给很多家庭新希望
新京号
破除基因决定论:基因并不掌握生命的一切奥秘|对谈实录
文化
一家三口同患艾滋病,是谁传染了谁?
新京号
耳廓再生关键基因被发现,助力再生医学研究
消费
怀柔小院孕育“神农”AI农场
新京号
最佳雇主安踏集团让员工书写工作和生活的双重精彩
企业资讯
年轻人为什么选择雄安?他们告诉你→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