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中国在印尼各领域投资每年成倍增长
新京报 记者 韦英姿 编辑 陈莉
2025-07-11 16:52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7月10日,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出席2025贝壳财经年会“中国企业出海:开放世界,共生共融”论坛,并发表了《走向全球,走进印度尼西亚》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在印尼各领域的投资每年都在成倍增长。现场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在印尼的投资金额达81亿美元。“而2014年,这一数字仅为约8亿美元。”


7月10日,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出席2025贝壳财经年会。


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中国已成为印尼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这向中国企业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印尼十分重视与中国加强关系。同时,这种稳固的伙伴关系是中国企业继续开拓印尼市场的坚实基础。”周浩黎说。


外交部官网“中国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6.1%,其中我方出口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6%,进口711亿美元,同比下降4%。2022年11月,两国签署《关于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的协定》。我国是印尼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印尼是我国在东盟第二大投资目的地。


7月10日,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出席2025贝壳财经年会。


周浩黎呼吁更多中国企业走进印尼。“印尼欢迎中国的企业家、企业及创新者与印尼开展合作。不仅是来投资,更要与我们共同成长、相互学习、携手打造解决方案。无论是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互联互通、农业科技、健康产业、数字经济还是职业培训领域,我们都有无数机会将中国的优势与印尼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反之亦然。”


如今,思想、资本和技术跨国流动速度加快,出海成为企业的一种选择。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贸易规则、政策法规存在差异,数据跨境流通等问题涌现,地缘政治冲突不断,也让企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及逆全球化的威胁。


面对上述情况,周浩黎认为,全球化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不应成为一种同质化的力量。“相反,全球化必须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尊重多样性、促进包容性合作的平台。”企业“走出去”战略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周浩黎表示,对于任何国际合作伙伴或投资者而言,仅依靠规模或资本未必能成功。真正持久的成功源于理解当地动态的能力,源于倾听、适应,并与当地社区共同创造价值。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韦英姿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现身2025贝壳财经年会,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热议中企如何出海
科技
魔芋产业链的“三重考验”:原料缺口、价格波动与全球化采购路径
消费
热熔胶产业迎“量质齐升”新机遇!生物基、特种胶粘剂9月云集上海
企业资讯
《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