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京报2025年Q2剧集榜:在生活“风暴”中寻找微光
新京报 记者 刘玮 编辑 黄嘉龄
2025-07-11 12:05
这些作品既没有“悬浮”于生活之外,又各自选取了独特的角度切入。无论是司法剧的冷峻、悬疑剧的锋利,还是都市剧的烟火气,它们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命题——在破碎与困境中,人如何保持尊严,又如何寻找救赎的可能,让观众在虚构的故事里,照见自己的影子。

2025年第二季度,现实主义题材迎来新一轮创作高峰,多部作品以犀利的视角直面当代社会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多面性。《无尽的尽头》《沙尘暴》《蛮好的人生》等作品从不同维度切入现实,或探讨司法困境,或揭示乡土社会的裂痕,或展现都市女性的生存挣扎,共同构成了一幅映照时代的精神图谱。

《无尽的尽头》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为切口,通过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案件——校园霸凌、儿童虐待、家庭暴力——撕开社会的隐蔽伤疤,其“去爽感”的叙事方式直面司法体系的复杂性与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社会根源;《沙尘暴》则是一部融合悬疑与乡土现实主义的硬核作品,以一桩跨越多年的锅炉焚尸案为引,揭示西北小镇在资源枯竭、阶层固化下的生存困境;《蛮好的人生》摒弃传统都市剧的滤镜,以“钝感叙事”展现职场性别歧视、婚姻信任危机、养老焦虑等议题。

此外,《刑警的日子》《棋士》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同样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气质,这些作品既没有“悬浮”于生活之外,又各自选取了独特的角度切入。无论是司法剧的冷峻、悬疑剧的锋利,还是都市剧的烟火气,它们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命题——在破碎与困境中,人如何保持尊严,又如何寻找救赎的可能,让观众在虚构的故事里,照见自己的影子。

新京报梳理了2025年4月—6月第二季度期间开播的热门剧集。根据剧集品质、观众口碑、播出热度等多个维度评选出“新京报2025年Q2剧集榜”,记录“影响力剧集”(空缺)“品质剧集”“新锐剧集”“突破剧集”“人气剧集”方向优秀作品。

影响力剧集 空缺


品质剧集《无尽的尽头》



“我们惩罚的是罪行,但拯救的是人生”。《无尽的尽头》以2014年至2019年之间,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六大案件串联起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该剧以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独特视角、深刻的社会议题探讨,使其在今年的国产剧中脱颖而出,剧中多个案件都源自真实事件,更是令剧集具有很强的现实冲击力,被誉为“最敢拍的现实主义力作”。


该剧的题材选择极具社会价值,直面未成年人犯罪这一敏感话题,展现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复杂性。剧集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善恶对立,而是深入挖掘犯罪背后的原生家庭创伤、教育缺失和社会环境问题,用不完美的真实去直面现实中人性的凛冽和温暖,在寒夜中点燃希望,并逐步引发观众对“未成年人保护”与“法律惩戒”的辩证思考。为呈现真实质感,《无尽的尽头》在剧本、选角、拍摄各环节都力求严谨和专业。剧本耗时三四年打磨,严格对照相关法律法规颁布的时间线,避免出现“法条错位”,专业的制作水准引发广泛的社会共鸣。


剧集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主线+单元案件”的模式,既保证了案件的独立性,又通过检察官林之桃(任素汐饰)和白恩宇(高伟光饰)的成长线串联起整个故事。全剧节奏张弛有度、法庭辩论缜密逻辑、侦查取证细节严谨。《无尽的尽头》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表现力,更在于它在推动现实制度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关注度。播出后,“强制报告制度”等法律概念的搜索量和未成年人救助热线线索条数都在激增。这部坚持“温暖现实主义基调”的作品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犯罪题材剧集,更是体现出一个社会直面伤痛、向光而行的决心,证明现实题材完全可兼顾社会批判与建设性,这种社会价值,已经远超过了一部普通电视剧的娱乐功能。


新锐剧集《蛮好的人生》



都市民生剧《蛮好的人生》以保险行业为背景,讲述金牌保险经纪人胡曼黎(孙俪饰)在遭遇婚姻破裂、职场背叛后,与落魄富二代薛晓舟(董子健饰)携手共进的故事。其在女性成长叙事、现实主义表达上的果敢,仍使其成为2025年颇具话题性的新锐都市剧代表作。剧集跳脱传统“大女主爽剧”的套路,塑造了一个兼具市井智慧与职场韧性的女性形象。胡曼黎并非完美人设,她能在职场雷厉风行,却在婚姻危机时选择冷静对峙而非狗血撕扯。剧集通过她的成长轨迹,展现了一个女性如何在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夹击中重建自我,而非依赖男性救赎。


该剧通过保险案例折射出的社会议题颇具现实意义。从独居老人的养老困境到中产家庭的教育焦虑,每一份保单背后都是鲜活的众生相。这部剧的价值,或许正在于它让观众看到了普通人在生活重压下的韧性,以及那份不完美的,却依然值得奋斗的“蛮好”。恰如胡曼黎教薛晓舟用沪语喊出“侬放心,吾一直在”时,那些保险条款背后的人性微光,才是对抗无常人生的真正“保险”。


与同类剧集不同,《蛮好的人生》并未刻意渲染苦难或制造“逆袭神话”的俗套,而是以幽默与温情来消解现实粗粝感。相对来说,该剧的新锐性,在于它以人性复杂对抗角色标签化,更是拒绝提供廉价和解。反派陈放夫妇未受惩罚,女主角胡曼黎最终也未成为商业女王而转投社区保险,作为男主角的落魄富二代薛晓舟却毫无逆袭金手指,这种“反成功学”结局看似冒犯观众期待,却更贴近现实逻辑,完成了一次对“中产神话”的祛魅。而剧中两主角关系止步于职场同盟,拒绝用爱情线消解女性主体性这一手法,也是国产剧突破同质化的一次大胆设定。


突破剧集《沙尘暴》


《沙尘暴》作为2025年目前口碑最佳的悬疑剧,不仅讲述了一起凶杀案的始末,更难能可贵的是,塑造出以往电视剧中少见的,充满人性复杂面的女性群像。该剧以一起跨越多年的锅炉焚尸案为叙事核心,通过双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抽丝剥茧地揭示了西北小镇“库鲁县”背后的悲剧与社会症结。该剧剧本扎实且富有深度,编剧赵冬苓以“社会派悬疑”的冷峻笔触,将案件与西北荒漠的苍凉融为一体,使“沙尘暴”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成为人性混沌的隐喻。剧中每个角色都深陷利益、亲情与道德的撕扯,如刘盈盈(张佳宁饰)从被迫牺牲的受害者到绝望复仇者的转变,段奕宏饰演的刑警陈江河在法与情之间的挣扎,均展现了丰富而真实的人性灰度。


《沙尘暴》最大的突破在于塑造出不同特质的女性人物群像。刘盈盈一角的黑化过程,被观众誉为“绝望本身”,贡献了年度最震撼的女性角色之一;李春嫒饰演的“小寡妇”程春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底层女性悲剧”缩影。她勤劳能干,靠摆摊勉强维生,却在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压迫下逐渐迷失自我,最终沦为男性欲望的牺牲品,缺乏教育、经济独立和社会支持,底层女性往往只能在“堕落”与“毁灭”之间挣扎。


《沙尘暴》不仅是一部悬疑剧,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寓言。它通过一桩案件,剖开了父权压迫、熟人社会的沉默共谋以及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让观众在烧脑之余,更感受到人性的灼心拷问。其成功也为国产悬疑剧树立了新标杆,证明该类型剧同样可以兼具艺术深度与现实关怀温度。

人气剧集《临江仙》


《临江仙》可以算是今年第二季度最火爆的仙侠剧,首播2.5小时爱奇艺站内热度突破6000,24小时内飙升至9000,最终在6月15日达成热度破万的成绩,成为爱奇艺2025年第二部破万剧集。这一成绩不仅刷新平台近四年热度攀升速度纪录,还带动了弹幕互动量破亿的数据。在云合、猫眼、Vlinkage等专业数据平台,《临江仙》连续多日蝉联榜首,市占率高达24%+,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统治力。


该剧故事围绕“四灵仙尊”花如月与“大成玄尊”白九思跨越三百年的爱恨纠葛展开,以其“三婚三离”的极致虐恋设定,打破了传统仙侠剧“甜虐二元对立”的套路,开创了“纯恨风”仙侠新风格。女主花如月/李青月(白鹿饰)从天真神尊蜕变为复仇者,经历丧子之痛,身份迷雾与局中局博弈贯穿全剧,让观众直呼“狗血但上头”。时空镜像的叙事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悬疑感,观众在解谜过程中深入思考“爱与身份”的命题。


白鹿此次贡献了职业生涯最富张力的表演,尤其是“十安之死”片段中,她的哭戏相关片段在抖音播放量破3亿。曾舜晞则颠覆以往形象,演绎了高冷玄尊白九思,白发造型与“病娇护妻”设定形成强烈反差,两人相爱相杀的CP感成为观众热议焦点。


尽管《临江仙》在剧情逻辑、造型等方面存在争议,但凭借其戏剧叙事、剧情冲突等设计成功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它不仅是一部高热度仙侠剧,更通过“恨爽美学”和悬疑元素,为类型剧创作提供了新思路。另外。该剧海外同步登陆奈飞等平台,首日全球播放量进入Top20,也为国产仙侠剧出海提供新思路。


剧集榜长图: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玮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