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今日正式启动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编辑 王慧斐
2025-07-09 17:33
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即日起,“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主办,是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面向首都高校全体青年学生,广泛征集主题积极、题材新颖、风格活泼且富有新意的优秀短视频作品。


参与征集的视频作品要突出“抗战”“爱国”“红色”“创意”,导向正确、主题鲜明、保证原创、立意清晰、尊重史实、逻辑清晰、富有创意,能够引起观看者的情感共振。来稿作品须为2025年5月至2025年11月期间个人或团队创作的原创作品,需确保作品内容不存在任何版权纠纷。


本次征集作品为短视频,可根据内容需求适当延长或缩短(3-5分钟左右为宜)。视频征集有组织推荐与网上个人申报两种方式。以“2025年‘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参与高校为单位,每个单位推荐不少于10部短视频作品,第一批优先完成的作品可于2025年9月3日前提交,第二批作品最晚于2025年11月1日前提交。

 

新京报社通过新京报网、新京报APP以及新京报官微、公众号等全媒体平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其官网、官微、官方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青春拍客秀”创意短视频随手拍作品征集公告及相关信息,个人可通过以上途径进行网上申报。

 

活动设置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分别颁发对应奖品及“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奖杯、证书;优秀作品12个,分别颁发“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优秀作品证书;所有入围作品均分别颁发“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入围证书。另对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开展“重走抗战路”的暑期实践活动

 

“几年来,学校一直在积极参与‘青春拍客秀’的活动。去年学生们拍摄了近20部作品,最后选出来10部作品提交。今年5月底的时候,我们完成了第一批作品的征集,拍摄了大概10部作品,计划先筛选一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翔宇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基地执行主任马宪超说。

 

他说,“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全校范围内也在开展以‘重走抗战路’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目前将近120名学生组成了20余支队伍,一部分学生在北京顺义、密云、平谷等地参观抗日纪念馆、革命根据地等,每个点位会让学生拍摄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另一部分学生分散在全国各地,重走红色展馆、红色遗迹等。”

 

“我觉得,‘青春拍客秀’活动最直观的是把思政课堂引到现场去,让学生们实地体验、了解红色故事、优秀的传统文化等。相比传统课堂上的思政教育,学生们参与过程中是主动学习的状态,会提前进行深入的调研,寻找合适的故事点,对知识内容的了解会更深入。”

 

北京印刷学院

不同学校团队之间会互相交流、传递经验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辅导员张凇雪介绍,今年5月中旬,学校启动了“青春拍客秀”的征集活动。“去年一整年,学院都在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包括抗战精神、红船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今年我们也会在学院已有的成果开发选题、进行创新。目前为止,各个团队的主题已经确定,视频脚本已经写完,接下来就是暑假期间,学生们围绕脚本自行安排外出拍摄。”

 

她介绍,去年的“青春拍客秀”活动,学生们组成了28支队伍共140人左右,但老师们精力有限,指导不过来。“今年我们在所有学生支部都覆盖、学生党员骨干都覆盖的前提下,缩减到20支队伍,将近100名同学参加,支部负责人、党务中心成员全面参与,确保活动高质量进行。”

 

“去年的‘青春拍客秀’活动中,我也跟着学生们走完了新京报社安排的集体拍摄点位,感受到同学们真正到实地去看,听讲解员面对面讲述,比在网上查阅资料感触要深得多。在外出拍摄过程中,不同学校的团队之间也会互相交流,传递经验,效果很好。”张凇雪说。

 

中国传媒大学

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大思政课”

 

中国传媒大学团委兼职副书记、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团委书记隋欣益表示,“青春拍客秀”活动中,同学们深入实景实地参观学习,设计自己的拍摄方案,老师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之后,再具体拍摄,能够更好地体现和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学生们采、写、编、评综合能力的提升。

 

他介绍,学校一直以来都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好“大思政课”。比如,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今年围绕“三农”“新质生产力”等,组织学生们下乡调研,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不久前,我们也举办了青春诗会,围绕经典作品,采取唱诵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把这些经典作品演绎出来。今年‘七一’前夕,我们也派出学生团队参加了央视总台的特别节目《唱支山歌给党听》,承担了节目的朗诵部分,展示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力量。”

 

“去年获奖的作品,网感都比较好,呈现出来的效果比较青春、活泼,体现出学生的视角,在以后的拍摄中,可能也要打破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更多用第一视角、vlog的方式来呈现作品。去年学校两部获奖作品,都是以体验加讲解的方式,让大家能够身临其境,跟着同学们去了解大钟寺的文化、中国考古博物馆里的龙文化等。”

 

北京电影学院

用AI为短视频作品创新赋能

 

北京电影学院影像传媒学院书记倪洁介绍,今年在活动的动员阶段,学校就对学生提出了三个要求:专业性、融合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们重视起来,对活动形成清晰的认识。“我们有编导专业的学生,有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也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及摄影专业的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学生发挥专业能力的同时,老师也会对作品的创作标准、成品质量等进行把关、指导,确保作品的专业性。”

 

“其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会有系内融合,今年我们还和其他院系做了横向联合,邀请那些擅长使用AI技术的同学加入,尝试对短视频作品进行赋能,不管是对于学校内部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还是对于活动本身的技术支撑,都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倪洁说。

 

倪洁表示,除了拍摄视频,这两年,学校也会选择一些点位进行深度联系。“比如,之前我们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立了联系,请馆内专家对馆内IP进行讲解和孵化,避免学生们对题材解读不到位。同学们了解整体的历史脉络,也相当于上了一节思政课,在此基础上再让同学们写文案和拍摄,会更得心应手。”

 

北京工商大学

在拍摄视频的同时,让学生提交H5等作品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团委书记赵杰介绍,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学院牵头申办了主题教育活动,有抗战知识竞赛、微党课、志愿服务、读书活动等,上半年已经开展了大部分,也把“青春拍客秀”活动纳入到整个主题教育活动中。

 

“目前,学校的课程已经结束,我们也会制定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们积极参与‘青春拍客秀’的视频征集。除了完成视频拍摄,提交作品之外,我们还想在开展主题教育时,要求学生提交其他类型的作品,如征文、心得体会、IP设计、H5等等,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赵杰说。

 

赵杰表示,学校大学生基本上以05后为主,手机不离身。这种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贴合当下大学生的观看习惯。视频也不宜过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而且,从学生自己的视角来进行脚本设计、故事讲述,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记者:展圣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 首都大学生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

相关推荐
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公告
北京
2024年“青春拍客秀”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获奖名单公示
北京
北京喊你当主角!快来PK“北京范儿”——
新京号
“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诚邀全民共谱京城新韵
北京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新闻发布会 第十五届北影节将同步启动北京电影生活节
新京号
青春拍客秀活动已完成征集工作,21所首都高校投稿414部作品
北京
青春拍客秀短视频创作技法讲座北京电影学院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北京
青春拍客秀短视频创作技法讲座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北京
青春拍客秀短视频创作技法讲座首场进高校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北京
雄安,一座把创新刻进基因里的未来之城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