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
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公告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首都大学生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抒发爱国情怀、彰显青春活力,市委宣传部与市委教育工委联合组织开展“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本项活动是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系列活动之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简介
活动将面向首都高校全体青年学生,广泛征集主题积极、题材新颖、风格活泼且富有新意的优秀短视频作品。参赛作品通过鲜活、生动的影像展现当代大学生对抗战历史的铭记、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强国有我勇担使命的深刻感悟。主办方将对所征集的作品进行细致的评选,并通过颁奖典礼和成果发布会对杰出作品进行表彰。希望借此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作潜力,共同绘制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二、视频选题
参赛选手可根据以下参考内容确定选题,亦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确定选题,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应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视频的创意性。主办方将对选题立意新颖的作品进行重点培育指导。
(一)抗战精神及红色历史记忆
1. 围绕北京市内的红色纪念场馆、纪念园(碑)、遗址遗迹、红色名人故居等红色印迹、北京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特别是抗日战争主题片区等遗址遗迹进行拍摄,如:抗战馆、卢沟桥、宛平城、抗战雕塑园、北大红楼、蒙藏学校旧址、李大钊故居、香山革命纪念馆、清华园车站旧址、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等。
2. 根据红色名人故事、革命文物介绍、红色文艺展示等创作,特别是抗战英雄、抗战故事和抗战文物,亦可从一件文物或者一张老照片切入,挖掘文物史料背后的故事等;
3. 结合“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日为切入点进行视频创作;
4. 拍摄身边的红色文艺,通过对抗战歌曲、抗战文学作品等红色歌曲、红色文学作品的改编,以视频形式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发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
(二)其他
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大学生自己的青春强国故事以及记录新时代我国各领域的重大成就或事件等作为视频主题,从而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祖国重大成就等对大学生自身的深刻影响。
以上选题方向仅供参考,参赛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进行选择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应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创意性,视频内容必须与北京和大学生自身密切相关。选题立意新颖的作品,主办方将重点培育,指导视频丰富完善。
三、视频要求
(一)内容要求
参与征集的视频作品要突出“抗战”“爱国”“红色”“创意”,导向正确、主题鲜明、保证原创、立意清晰、尊重史实、逻辑清晰、富有创意,能够引起观看者的情感共振。
作品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的相关要求,且与本次视频征集的主题密切相关。来稿作品须为2025年5月至2025年11月期间个人或团队创作的原创作品,需确保作品内容不存在任何版权纠纷。严禁抄袭、剽窃,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如参赛作品涉及侵权等法律问题,由参赛者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二)技术要求
●视频时长
本次征集作品为短视频,可根据内容需求适当延长或缩短(3-5分钟左右为宜)。
●视频格式
MP4格式,画面质量要求为1080P。
●片头格式
采用征集活动统一格式的视频片头,源文件见附件5,在此基础上,自行添加视频标题及参赛人员学校、姓名等信息。
●音频标准
电平小于等于-6dB,瞬间不超过0dB。
●字幕标准
有完整的唱词,且中文唱词需为简体字;
唱词位置不得超出画面之外;
不可添加任何水印标识;
不插入任何商业广告;
如片中配有插曲,需配有中文字幕。
四、征集方式
面向首都高校全体青年学生,采取组织推荐与网上个人申报的方式,征集创意短视频。
1.组织推荐。以“2025年‘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参与高校为单位,每个单位推荐不少于10部短视频作品,第一批完成的作品(抗战主题优先)可于2025年9月3日前提交,第二批作品最晚于2025年11月1日前提交,将推荐作品及相关资料电子版(word文档及盖章扫描件)上传百度网盘,相关资料包括:《“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作品版权承诺书》(附件2)、《“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作品登记表》(附件3)、《“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作品汇总表》(附件4)、《“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作品片头源文件下载地址(附件5)。请各签约高校上传百度网盘后,将分享链接地址和提取码发送邮件至qcpkx2025@163.com,邮件标题须注明:“高校名称+随手拍”。
2.网上个人申报。新京报社通过新京报网、新京报APP以及新京报官微、公众号等全媒体平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其官网、官微、官方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征集公告及相关信息。首都高校学生可按照网络征集公告要求,第一批完成的作品(抗战主题相关)于2025年9月3日前提交,第二批作品最晚于2025年11月1日前提交,将作品上传百度网盘后,将分享链接地址和提取码以及纸质版版权承诺书(附件2)扫描件、作品登记表(附件3)扫描件,发送邮件至qcpkx2025@163.com,邮件标题须注明:“个人报送+姓名+高校名称+随手拍”。其中作品登记表中经学校院系部盖章后即可提交报名,如通过初选,由主办方联系所在学校盖章出具推荐意见。
个人报送的微视频作品除个人独立参与之外,学生个人还可以组建团队参赛,团队成员不得超过5人,且仅限于首都高校在校学生。每个团队作品须指定一名主创人员。
无论学生个人或团队作品,均可同步带话题#北京范儿#,在抖音、快手、微博、百度发布视频,参加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广电局联合主办的“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获得双份评选获奖的机会。
五、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由新京报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承办。具体活动流程如下:
1. 7月上旬,发布征集公告。面向首都高校发布活动通知,明确拍摄主题类型、内容要求、技术标准及时间进度等具体要求。
2. 7月,组织发动。组织各高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3. 7-11月,组织拍摄、作品提交及初选。主办方将组织开展4场线下专题拍摄活动,高校亦可自行组织学生或发动学生拍摄符合要求的短视频作品。第1、2场线下专题拍摄活动拟在抗战红色场馆遗址开展,计划于7月中旬-8月底举办。
作品的提交、初选、线上展示和投票均分为两批进行:第一批完成的作品(抗战主题优先)于2025年9月3日前提交,该批作品将于9月上旬进行初选,于9月份进行线上集中展示和网络投票;第二批为所有符合参赛要求的短视频作品,于2025年11月1日前提交,该批作品将于11月份进行初选、线上集中展示和网络投票。
在每轮初选中,承办方均将邀请史学专家、媒体专家组成评审团,初选部分参评作品进入决赛。新京报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设作品征集专题网页,分别通过官网、APP、官微、官方公众号等渠道,分批集中展示入围作品。
4. 12月,终评。承办方在官方网页和公众号设投票平台,建立网友投票机制,开放网友投票入口,每个作品每人每天可投一票。组织史学专家、媒体专家、影视行业资深专家、高校影视专业教授,结合微视频内容质量、点赞传播数量及艺术角度,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若干。
5. 12月,成果发布与颁奖展示。年底组织召开颁奖暨成果发布会,颁发优秀作品获奖证书,集中展示获奖优秀作品,并在全网宣传推广。
六、其他事项
参评者投稿时,应如实填写各项内容,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提供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的,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评资格。
参评者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完整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与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并将追究因此产生的一切责任。投稿机构、个人应保证对所投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无歧义的著作权。
以团队形式参加的,作者限5人以内。团队作品应指定一名主创成员报名,不得重复报送。网络投票环节禁止刷票行为,否则视为该作品参评资格取消。
选手参评即视作同意主办方拥有投稿作品的使用权,并保留对作品后期技术处理权利,使用方式包括用于公益宣传或提供给相关媒体播放等。
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概不退稿。凡参评者报名成功,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公告的各项规定。主办方拥有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请组织推荐的各高校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本次微视频征集具体工作,并于2025年7月15日之前,将联络员反馈表(附件1),报送至qcpkx2025@163.com。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分别颁发对应奖品及“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奖杯、证书;优秀作品12个,分别颁发“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优秀作品证书;所有入围作品均分别颁发“传承抗战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入围证书。另对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联系人:王慧斐、郤宁
联系电话:15910522162、18535280582
首都大学生创意随手拍
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项目组
2025年7月9日
附件下载地址: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LW6TuJ-z5yOZLcr6ww8OA?pwd=jehx
提取码: je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