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教育部:将数字素养纳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察范畴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2025-07-08 11:41
开发多模态数字教材、学科知识图谱、沉浸式师训系统等新型资源。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7月7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通知提出六项重点任务,包括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行动、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教师发展模式数字转型行动、教师发展数字资源供给行动、教师发展数字治理行动、数字教育教师国际合作行动。


通知提出,经过3至5年努力,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探索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发展的支持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丰富,形成自主选择、灵活多元的教师发展模式。


通知要求,完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体系,制定教师智能素养标准、中小学书记校长数字能力标准、高校教师数字能力框架,建立分类分级能力体系;修订教师专业标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将数字素养、智能素养作为核心能力;并推进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全覆盖。


同时,要持续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教育部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构建完善教师数字素养画像和区域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指数,并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定期发布测评报告。


在数字环境建设方面,通知提到,地方、学校要结合实际建设智慧校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助力教师常态化开展数字化教学。师范院校要统筹多方资源建设智慧教育中心,为师范生提升智能条件下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提供保障。


通知还提到,引导、规范地方、学校与数字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基于大模型研发教师智能助手,全流程支撑教师教研备课、作业管理、学情分析、学生评价、培训研修等工作,为教师赋能增效。


在资源建设方面,通知要求,组织编写人工智能教师读本,开发多模态数字教材、学科知识图谱、沉浸式师训系统等新型资源,提供智能交互、自动问答、内容生成等功能,提高资源的智能性和实用性。


此外通知要求,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将数字素养纳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察范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要将数字素养作为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考察。推动数据支撑的教师评价改革,促进评价结果应用于资格认定、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提升评价的精准性,发挥评价对教师发展的支持作用。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临泉教育系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7人
新京号
2025年“特岗计划”教师招聘启动
新京号
17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选聘教职人员
新京号
631名!事业编!最新招聘、选聘
新京号
2025年威海市水产学校公开招聘教师公告(第二批)
新京号
事关中小学招生入学!河北省教育厅最新通知
新京号
公开选聘教职人员32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最新公告
新京号
动态 | 第二届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交流会成功举办
新京号
唐山市2025年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新京号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