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主办的2025年北京市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会暨京津冀知识产权运用工作推进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本次会议发布了2025年度北京市首批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北京大学“北太天元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软件技术专利产业化”成功入选年度十大优秀案例。
北京大学在软件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一直走在国际前沿。此次入选的“北太天元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软件技术专利产业化”案例是北京大学在软件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成果技术发展起源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在校内完成了科学计算软件领域“0—1”的原创突破后,依托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实现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验证,继而通过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的产业化支持实现“1—10”的产品化跨越。项目成果以高价值专利组合形式作价增资入股北太振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构建起完整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创新链条,成功解决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国产替代,打破了欧美企业在该领域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垄断。
作为北京大学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该项目充分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优势,助力企业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为工业仿真、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提供高效技术解决方案,有效展现了高校原始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实践效能。
未来,北京大学将继续贯彻《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核心要求,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健全高校存量专利盘活机制、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体系、完善重大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专利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
信息来源 | 科技开发部
编辑 | 安宁
责编 | 山石
排版 | 静静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