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人工智能12个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总预算达1.1亿元
新京报 记者 吴婷婷 王飞 编辑 刘梦婕
2025-07-04 11:52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2025年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发布。此次“揭榜挂帅”共遴选出12个场景,总预算达1.1亿元。


7月3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揭榜挂帅”的12个场景覆盖制造业、教育、医疗、金融、环境、能源、文旅、智慧水厂、街道安全、建筑、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场景公布后,将面向全市创新企业等公开征集解决方案,通过供需对接促成合作,加速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推动场景化落地。

 

论坛上,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榜TOP100正式发布。记者了解到,该榜单依据的数据是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论文,通过对论文作者的统计和梳理,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人才分布情况。同时,“杨梅工业”智能体开发和应用平台上线开源,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启动。开源中国发布“Gitee Xtreme 极智AI”,中国移动发布AI三维能力体系。

 

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最重要的落地应用就是具身智能。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介绍,过去两年时间里,具身智能发展得非常火热,但它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瓶颈,比如硬件不成熟带来数据短缺从而导致模型能力弱,模型能力弱又导致落地应用难,进而无法实现量产。为了解决具身智能发展的痛点,智源研究院发布并开源了跨本体具身大小脑协作框架RoboOS 1.0和首个跨本体具身大脑RoboBrain 1.0。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EO熊友军表示,该中心的“天工”机器人获得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的冠军,但与“天工”同场较量的机器人并非都能顺利完赛,这说明具身智能产业在发展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本体移动能力较差,可靠性、稳定性有待提升等,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推动具身智能在各种工业场景、特种场景、商用服务场景、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加快推动具身智能尽快落地应用。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总预算高达1.1亿!北京这12个AI场景等你“揭榜”
北京
1.1亿预算、12个场景!北京将征集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科技
1.1亿预算、12个场景!北京将征集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科技
首次双会联动,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将于7月5日开幕
北京
去年京津冀经济总量11.5万亿元,三地协同发展再亮“成绩单”
时事
工信部: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已实现“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
科技
颠覆进行时!从“火、稳、智”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新京号
北京推出32条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措施
第一看点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下月开跑
时事
2025年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重点工作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