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品种新技术助力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2025-07-03 23:05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日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在湖北天门举办大豆科技月月谈会议。记者获悉,该所李培武院士团队首创的提质固氮绿色增产新技术,在北方、黄淮海、长江流域和南方四大大豆产区18省174个示范点开展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和10万亩片规模化示范应用,平均增幅15%。

 

大豆。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供图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提升大豆产能是国家战略需求,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豆油料生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大豆等油料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出部署。为此,油料所以新品种新技术为核心建立样板田,开展综合集成示范,系统推进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展示的油料所选育的系列大豆新品种田间长势喜人。其中,“中豆57”2024年在湖北公安历经高温大“烤”以亩产276.1公斤创造南方地区大豆万亩片高产典型,“中豆63”2023年在湖北天门以百亩实收亩产344.3公斤创南方大豆高产纪录,以上两个品种均适宜长江流域、黄淮海和西南山区三大产区种植。“中豆62”“中豆81”具有高产高蛋白的优点,蛋白质含量分别达49.34%和47.04%,在豆制品加工中优势突出。“油6019”“中豆79”含油量达22.55%和23.54%,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高油高产、抗病耐密、耐高温等特点。

 

位于湖北天门的示范田中,采用了油料所李培武院士团队首创的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生物耦合技术,该技术同时攻克了大豆提质固氮减肥增产两大国际难题,在北方、黄淮海、长江流域和南方四大大豆产区18省174个示范点开展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和10万亩片规模化示范应用,平均增幅15%。天门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人马骕驰介绍,在油料所系列大豆新品种和ARC生物耦合新技术加持下,预期大豆产量和效益均增加15%以上。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科技包县”助力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
乡村
人民日报关注黄三角农高区种粮大户:用上新品种,轻度盐碱地亩产超1200斤
新京号
农业农村部部署大豆油料夏播夏管工作
乡村
双抢季节,新技术体系助力水稻增产10%以上
乡村
北京沙土地小麦丰产,杂交小麦京麦189亩产达到630公斤
北京
亩产377.68公斤,“中油杂501”再创我国冬油菜单产新高
乡村
亩产341.47公斤 油菜新技术破解粮油争地难题
时事
312.23公斤,“中油杂501”盐碱地创实收新纪录
乡村
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
乡村
盐碱地上夏收,在最“年轻”的土地上种植碳水
乡村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