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马伯庸:看了《长安的荔枝》,很多人去广东买荔枝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张磊
2025-07-02 15:35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在各地参加签售会的时候,很多读者、观众会问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看历史题材的东西?那都是过去的事儿。”7月2日,在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上,刚刚走上讲台的作家马伯庸向台下的观众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随后,他谈起2020年出版的一本书《两京十五日》,该书灵感源于《明史》中关于明仁宗时期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往北京的简短记载,讲述了朱瞻基在15天内从南京穿越2200里大运河,回北京继位的事。

 

“我觉得这段故事很有张力,它源自我的个人经历,我小时候就住在通惠河边上,每天看着河上的波光粼粼,对于大运河有着切身直观的体验。很多读者、朋友也会去看通惠河、扬州大运河的相关文化遗址,这就是一种当下性。”马伯庸说,“当下性的意思,不是要把现代的观点强加到古代的题材上,而是要找出古今之间的共鸣点,将内容和现实之间的通道打通。”

 

“之前很多人看完《长安十二时辰》,会去西安旅游,最近热播的《长安的荔枝》,很多人看完也会去广东买荔枝。对于我们这些内容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将古今的文化和人性打通,除了屏幕、书本,能够让观众和读者在现实中看到更真切的东西。如何把专业知识和当下性结合,讲给普通大众听,这才是我们这些创作者最需要去理解的问题。”马伯庸说。

 

编辑 张磊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长安的荔枝》马伯庸:雷佳音演活了李善德
娱乐
导演曹盾的“半步”哲学:不能只靠概率活着丨人物
体育
大戏看北京7月文艺资讯丨奏响 “运河华章”,绘就红色精神长卷
娱乐
大鹏导演电影《长安的荔枝》开机,呈现马伯庸笔下唐朝小人物奇遇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