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是一个极具技术门槛的领域,医患双方要有基本的信任,医疗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图/IC photo
“一个手外伤的人,居然让去检查内脏?”
6月30日,江苏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向齐鲁晚报记者反映,其堂哥在当地一家医院处理手部伤口,却被告知需要住院治疗,并进行多项内科彩超检查。
据朱先生透露,这份检查单上包含了前列腺、双肾、输尿管、膀胱、肝胆胰脾多项看起来与外伤“不相干”的待检项目,随后他便向医生询问情况,医生回复称,“如果家属不想做检查,可以不做”。
为此,朱先生质疑,“如果没有询问,是否第二天就稀里糊涂地做了检查?”
但事实上,如果患者确需住院治疗,外伤之外的一些检查要求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每位住院患者都必须按期完成常规检查,其中至少包括血液、大便、小便三大常规检查,有时也包括腹部超声常规检查。
对于年龄较大的男性患者,前列腺超声检查也是必检项目,甚至还要抽血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否则,该患者最终查出患有前列腺重大疾病,医生就要承担相应的漏诊责任。
在医疗事故问责比较严厉,患者对漏诊的质疑更难应付的背景下,不少医生就会倾向于宁可多做“冤枉”检查,也要避免出现漏诊等事故,更何况多做检查还能为医院带来更大收益。
也正因此,过度检查甚至搞拉网式检查,以及超指征收住院等,在少数医院是规避风险和增收的一种手段。即使患方提出疑问,医生也能据此在病历上写下“患者及家属拒做检查”等内容,推掉可能出现的漏诊责任。
在这起事件当中,患者手部伤情是否达到了住院标准,以及前列腺等内科检查是否超出了常规检查范围,应当是质疑的焦点,医院也有责任就此作出更多解释。
当然,患方也需明白的是,一些检查项目看似“不相干”,但根据医疗操作常规,却是必做的检查项目。
比如,一位患者若需要做较大手术,或者需要交叉配血,艾滋病、梅毒等都是术前必查项目,其目的在于做好针对性防范,避免手术导致相关性病传播,也避免患者将术后其他途径感染的责任推给手术。
假如医生因没有实施相关检查导致交叉感染,就会为此承担责任。对此,患者及家属就需要予以充分理解。如若患方也带着情绪去质疑,医院为了息事宁人以简单的方式严肃查处医生,就可能催生新问题——医生很可能因此更加不敢替患者决策和担当。
在此情境下,医生或许会将应做但又容易受到质疑的检查全部罗列出来,任由患者及家属选择。这样虽然能够让医生自保,但患者也难以获得最佳诊疗方案,实际上是医患双输局面。
由此看来,患方质疑“手外伤检查前列腺”有其合理性,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也是一项有门槛的技术活。对于可能存在的过度检查等现象当然不能放过,但质疑的内容不能泛化,分寸也要把握好。
民众缺乏监督诊疗细节的能力,也很难与医务人员“抠细节”。这就要求,在面对患方质疑时,医院有必要把相关的解释说明工作做到位。
如若因此发生纠纷,更需相关部门以公允的态度展开调查,既要让调查和处置有理有度,不伤及医生敢于替患者担当和分忧的积极性,也让违规者付出相应代价,保护好患者权益。
撰稿 / 罗志华(医务工作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