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昌平仙人洞村蝶变秘诀:党建引领下,村事当家事村民当家人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2025-07-01 11:20


村简史

 

昌平区十三陵镇仙人洞村,位于十三陵中山口北侧。十多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通过抓人居环境整治、旅游产业发展和法治文化入村治村等举措,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依托“素食文化”“精品民宿”品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16年以来,仙人洞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村党支部被中共北京市委授予“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下了京藏高速,由昌赤路一路向北,十三陵镇的仙人洞村就位于神南路尽头一侧。穿过村口高大的牌坊,走过平坦的石板路,规整的村舍房屋就一一展现在眼前。2016年起,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因素食文化、特色文旅产业走入这座位于十三陵水库边的村庄。张立英是仙人洞村党支部书记,常常会有人问起,村庄破茧成蝶、增收致富的秘诀是什么,她说,在党建引领下,把村事当家事,把村民当家人,就是唯一的诀窍。

 

张立英(一排左四)为村里老人庆生。受访者供图

 

拆违“以柔克刚”

杂乱的村庄三年大变样

 

仙人洞村党支部副书记贾仲刚回忆,十二三年前,仙人洞村与如今可大不一样。“曾经的村庄一穷二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主导产业,村民的日子看似安稳,但在如一潭死水的生活中,很难谈得上有活力。”

 

改变发生在2012年底的一次党支部换届选举,这一次,支部选出了一名新书记——张立英。时任歌华有线总公司十三陵分公司总经理的张立英,从企业来到村庄,这位留着一头干练短发的女书记,是这届支委中唯一的新成员。

 

贾仲刚和村委会副主任李智深是村“两委”中的“老人”。他们记得,新书记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仿佛让人们见到了这届班子要改变村庄的决心。村里窄巷子多,违建也特别多,村容村貌无从谈起,不仅暗藏着许多安全隐患,更制约着村庄产业发展的空间,老话讲不破不立,“拆违”成了张立英的首要工作。

 

张立英记得,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有违建,一说要拆违,村民都有些情绪,大多也在观望。“基层工作,最重要的还得‘以柔克刚’。我们村‘两委’的成员开始积极入户,为村民介绍村庄发展的前景,一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去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支部中的党员干部也真正拧成了一股绳,带头拆除了自家违建,才让我们后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这边村子着力打造“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另一边,张立英带领支部瞄准村庄自然条件好、长寿老人爱吃素食的特点,聘请了北京市烹饪大师王云及其团队,围绕“素食文化”向村民开展了多个月的技能培训。

 

景观提升工程共分三期,历时三年。到2016年左右,仙人洞村已经建起“仙人花巷”、生态公园,街巷庭院、墙体、石桥设施都已焕然一新。村庄“素食宴”的名气与香气,也早已走出昌平。

 

有事您说话

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仙人洞村的多位党员讲述了从2013年到2016年村庄旧貌换新颜的变化。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这三年,“两委”带领党员群众一起啃下村庄风貌提升、产业新兴的“硬骨头”,谋划了新的发展思路,才让仙人洞村未来发展具备强有力的基础。

 

而对于张立英来说,党员干部们“拧成一股绳”只是第一步,“这是党建引领发挥的作用,让老百姓都看着我们,带头拆违,全力参与,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但同时,她说,“作为基层党支部,团结一致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在张立英的办公室里,墙上挂的和桌上摆的都是:“有事您说话”这五个字。她说这是自己的座右铭,也是写进“两委”干部微信名片上的一句话,“十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村里面很少会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更多的是百姓那些琐碎的小事和生活中的委屈,就是这些‘急难愁盼’,才与村民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在仙人洞村,张立英与村“两委”干部先后十余次出面听取诉求,调解邻里街坊的房产矛盾,也缓和过那些小小不言却伤感情的口头纠纷,还曾历时数月,走进家庭,尝试打开、理解逃学少年的心扉,帮助孩子重返校园。说起基层工作的诀窍,张立英说,其实不难,“就是得把村民的事儿,当成自己家的事儿。”

 

打造新平台

仙人洞村平添艺术范

 

除了“素食宴”做得风生水起,近年来,仙人洞村在党建引领下,提升旅游产品,还在素食文化基础上打造出“庭栖慧舍”精品民宿。早在4年前,村庄内已经有15套院落改造一新,发展民宿经济,为村民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也让大家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仙人洞村村容村貌。受访者供图

 

“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后备干部队伍,为组织持续注入新鲜血液。”近几年间,支部着力发展年轻党员,现阶段村庄党员已有41名,其中最年轻的党员28岁。

 

村党支部副书记贾仲刚说,在乡村发展中,不仅要跟上形势,回引年轻人才,更要提供一些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助力村庄建设。不久前,回乡创业的年轻党员在村里办起了“文化交流中心”,来吃素食宴、住精品民宿的游客们,也能在中心喝咖啡、品茶、练书法,未来这里将打造成集文化展示、艺术创作、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去年11月初,在张立英与其他村“两委”干部的邀请下,中央音乐学院也将“北京扬琴家族博物馆”落户在仙人洞村,为村庄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仙人洞艺术团也正式开课了,未来将给村民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心里话

 

这些年来,党建引领始终是我们的法宝。党员干部带头拆违建、搞卫生、跑项目,像绣花一样织密服务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些称号,是乡亲们用双手干出来的,更是鞭策我们继续前行的号角。未来,仙人洞村还要把“素食宴”“民宿院”“艺术范”三张名片擦得更亮。只要把村民当家人,把村事当家事,这条振兴路定会越走越宽广。

 

——昌平区十三陵镇仙人洞村党支部书记 张立英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相关推荐
“感动雄安2024”候选人丨刘秋乱:奉献黄湾29载的乡村振兴领头雁
新京号
微观北京丨一枚鸡蛋的跨国突破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