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白洋淀上寻找雄安文脉→
雄安发布
2025-07-01 09:45
进入雄安发布阅读更多内容


百姓看联播|白洋淀上寻找雄安文脉

 

前不久,雄安新区文化新地标荷花淀派文学馆在白洋淀正式开馆,每天都吸引着许多作家、文学爱好者和学生前来参观。

 

记者来到国内首个以荷花淀派为主题的文学馆,在这座用文字筑起的精神原乡,寻找雄安新区拔节生长的文化根脉。

 

众所周知,“荷花淀派”诞生于抗战期间,因作家孙犁创作的经典短篇小说《荷花淀》而得名。

 

荷花淀派文学馆馆长李倩说:“这里是由孙犁纪念馆扩建而成的,孙犁纪念馆当时只聚焦于孙犁的生平和他的作品。新区成立之后,我们改建成荷花淀派文学馆,多角度扩展到荷花淀派作家群的介绍,保障我们的城市从文学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荷花淀派文学馆作为雄安新区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以“湖中院落”的意境还原白洋淀的自然风貌,展厅内则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重现孙犁笔下的芦苇荡、渔舟、荷花,将文学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体验,让参观者直观地感受到,在现代化进程中,雄安新区仍保留着乡土记忆。

 

参观的学生说:“在白洋淀旁边读《荷花淀》,会想起这些先辈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很多牺牲,更让我觉得今天这些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走出文学馆,新时代的千年之城正拔节生长,建设者们正以另一种方式,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荷花淀》篇章。

 

主办: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运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来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编辑|韩璐瑶]

 

来源:雄安发布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在雄安,寻找嘎子
新京号
乡村游秩序整治在行动丨加强游船和船员管理,提升雄州镇游玩体验‌
新京号
新华社关注!“未来之城”的文化味道
新京号
为千年文脉让路!雄安这条15公里公路避开四处遗址
新京号
这座车站如何点亮“未来之城”?一起来看
新京号
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心间
新京号
新华社报道!行走在今天的雄安…
新京号
网络微短剧《未来栖雄安》要来了!在烟火人间触摸时代脉搏
新京号
乡村游秩序整治在行动|安新县持续开展打击摩托艇专项整治工作
新京号
32年守护一淀清水!雄安的“采水专家”上了《人民日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