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人民大学携手西湖大学成立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巫慧
2025-06-29 14:32
“今天的‘想象力’,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创造力’、后天的‘生产力’。”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研究人类的起源演化、探索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对生命本质的重构、尝试研究太空探索与星际文明……一群青年学生将以想象力描绘未来人类发展图景,为“人类向何处去”的命题作出时代回应。6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国青年引领全球青年畅想未来、造福人类。


该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是国内首个聚焦未来人类发展前沿议题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旨在深度融合两校优势资源,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探索未来人文、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前沿议题,鼓励全球青年开展“未来预演”,形成“学术理论的科幻片”式的思想成果,打造国际一流的未来人类研究高地,为应对全球化挑战、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与创新解决方案。研究院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卿成林、西湖大学博士生郭放担任执行院长。


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仪式上,“未来人类十大议题”正式发布,分别为人类的起源演化、生命健康与未来形态,数字心智与自我孪生,科学与艺术,存在性风险与未来安全,社会变革与数字治理,价值体系与哲学转型,全球合作与智能共治,多主体决策与复杂冲突,太空探索与星际文明,文明冲突与共生机制。记者注意到,不少议题都与AI有关。


“胸怀世界、畅想未来、造福人类发展是当代年轻人的神圣使命,在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这个舞台上,空间无限、畅想无边、创新无止境。”当天,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两校共建研究院旨在加强学科交叉和知识融通,汇聚青年智慧、开展前沿探索,开辟全球共研的新赛道。


“今天的‘想象力’,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创造力’、后天的‘生产力’。”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表示,想象力存在于人类一切创新创造活动中,它植根于时代土壤、超越时代局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架设了桥梁。两校携手共建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突破传统框架、整合全球资源,搭建集研究、交流、科普于一体的平台,吸引海内外青少年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处畅想未来,让异想天开的大胆设想变成改变世界、改变未来的巨作,推动时代前进、引领未来发展。


当天,“未来人类研究平台”也正式启动。该平台为区块链征集发布确权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为知识产权提供不可篡改的保护机制,支持全球青年学者与学生自主发起创新课题,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前瞻性未来想象与研究。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2014-2024 交流互鉴点亮人类文明之光
新京号
校企共研创新领域 小赢科技联合国内高等院校深探数字金融
商讯
“古都文明对话: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活动在北京闭幕
北京
促进文明对话,共建美好世界——在庆祝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上的视频致辞
新京号
“数字与人文高端对话: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活动举行
新京号
庆祝楚帛书回归暨《子弹库帛书》英文版出版学术座谈会在北大举行
新京号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见王毅
第一看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文明对话国际日:为文明共生共荣带去曙光
新京号
人民日报|文明对话系列活动(金砖专场)走进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
新京号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