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三认准一沟通” 老年人选购保健食品不踩坑
2025-06-20 20:37
进入北京市场监管阅读更多内容

订阅
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现就如何正确选购保健食品提示如下:
一、认准“保健食品不得宣传疗效”
保健食品≠药品,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惕商家宣称的“速效”“根治顽疾”“抗癌防癌”等虚假疗效话术——凡是宣传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均为违法违规行为。疾病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切勿因服用保健食品而擅自停药。
二、认准正规销售渠道
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的药店、商超、保健食品专卖店等实体店铺;网购时,优先选择大型网络购物平台的自营产品和品牌官方店铺,或通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核验商家资质。警惕会销活动、陌生链接、社群团购等非正规渠道,此类场景维权难度高。
三、认准“蓝帽子”标识
保健食品专用标识(俗称“蓝帽子”)是保健食品合法上市的核心标志,消费者可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输入批准文号或产品名称,查验注册/备案信息、功效声称及适宜人群等内容。同时,注意查看保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批准文号、保健功能、适宜人群等信息。无“蓝帽子”标识的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仅属于普通食品,不具备保健功能。
四、沟通家人理性消费
消费前多与家人、亲友沟通,尤其涉及大额支出时,多方听取意见,避免信息偏差导致受骗。注意保存关键消费证据,比如小票、产品包装、说明书、付款记录、销售宣传材料等。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时,可以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