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蔡希良:破解险资“投早、投小”难题 中国人寿创新投资模式
新京报 记者 潘亦纯 编辑 杨娟娟
2025-06-20 12:33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潘亦纯)6月19日,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希良表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深化“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坚实支撑。中国人寿依托保险投资银行综合金融优势,发挥不同金融业态的协同效应,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工具,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金融服务。


一方面,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风险保障力度,创新科技保险产品,通过共保体等方式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保险保障全覆盖。今年以来,公司已累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风险保障近40万亿元,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9600家。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用好广发银行信贷资源,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投资和科技信贷、投贷联动综合金融支持。比如,中国人寿科创产业基金参投广东某高科技企业A轮融资,同时,广发银行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


蔡希良进一步表示,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特点,与科技创新周期长、投入高的需求特征具有较好的匹配性。但保险资金又是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对资金运用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科技创新早期风险高、不确定性大,保险资金“投早、投小”存在天然障碍。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中国人寿创新S基金接力投资模式,实现了险资‘投早、投小’的突破。2023年,我们出资118亿元,以S份额方式受让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权,完成行业首单S基金投资,成功探索了保险资金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接力投资的模式。”蔡希良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完成重点领域科技企业孵化,保险资金在相对成熟阶段接力进入,既帮助政府基金“腾笼换鸟”,提升政府资金运用效率,又满足了保险资金的稳慎投资原则,实现了政府引导扶持产业“从零到一”、市场化资金“从一到百”的投资接力。2024年,中国人寿再次出资50亿元以S份额方式投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后续将做好经验总结和模式推广。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潘亦纯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科技金融利好来袭!多部门最新发声,加快破解难点堵点
财经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中国人寿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333战略”
商讯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中国人寿举办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论坛
商讯
北股交张航:探索认股权平台创新,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出力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