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漓江出版社承办的第二届漓江文学奖在桂林揭晓,刘楚昕凭作品《泥潭》荣获虚构类奖,秦岭凭作品《中国心理风暴》荣获非虚构类奖,金龙格和一熙分别凭译作《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及《士兵的报酬 》荣获文学翻译奖。作家、漓江文学奖评委会主任余华,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漓江文学奖评委会副主任东西,诗人、翻译家、《世界文学》原主编高兴分别为虚构类奖、非虚构类奖、文学翻译奖开奖。
在第二届漓江文学奖颁奖现场,余华为虚构类奖开奖(主办方供图)。
第二届漓江文学奖以“在路上”为主题,分设虚构类、非虚构类、文学翻译三大奖项,每个类别设正奖与提名奖。组委会共收到虚构类作品333部、非虚构类作品35部,筛选出符合参评要求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62部。奖项评选分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由余华、东西、程永新、张清华、高兴、谢有顺、梁志等担任终评评委,最终评出正奖4部,提名奖4部。除刘楚昕、秦岭、金龙格和一熙外,林渊液凭作品《号脉》获得非虚构类奖提名奖,王和平凭作品《阳鸟》获虚构类奖提名奖,刘宏译和谢春艳分别凭译作《忧伤动物》及《巴别尔书信集》入选文学翻译奖提名奖。
在颁奖现场,刘楚昕讲述了自己追逐文学梦二十年的故事,坦言自己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想成为一个作家,但直到今天才得以成真。而这个故事的另一面,是初恋女友对自己写作的支持。令人叹惋的是,女友已因为癌症离世。在整理女友遗物的时候,刘楚昕发现了女友写给自己的信,信中女友说,希望他“在痛苦中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最终,刘楚昕在几度哽咽中用女友的话结束了自己的感言,“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
在授奖词中,评委会表示,这部长篇小说从辛亥革命拉开帷幕,以武昌起义为舞台,以意识流般的画外音,在多头并进的叙事中,让黏稠如泥潭的历史裹挟着蝼蚁众生,让一个个梦境互相堆叠,让一个个人物互为镜像,让人性的善恶互为纠缠,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心的剖析。作品在写作策略上别出机杼,以自我否定和自我增殖的方式搭建了“戏中戏”复调结构,凸显出独特的艺术感召力。
获得虚构类奖提名奖的《阳鸟》,则是一部以老北京“信鸽文化”切入抗战主题书写的作品,在授奖词中,评委会表示,“作品传达出浓郁的京味,既是京派小说在新时代的活力延伸,又还原了小说令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的好读功能。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写作者应有的尊严与态度。我们把奖颁给74岁的文学新人,让文学回到充满无限可能的开阔地。”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作者王和平也是本届漓江文学奖年龄最大的获奖者。
记者/何安安
编辑/刘亚光
校对/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