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劢集团携中劢AI剧本工厂工具亮相文博会:生成式AI掀起微短剧创作效率革命
日照新闻网
2025-05-28 18:40

2025年5月22日-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正式拉开帷幕。在这场全球文化产业的风向标盛会上,中劢集团旗下中劢人工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劢集团”)携自研生成式AI大模型Zminds及核心产品中劢AI剧本工厂”亮相,凭借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能力,成为展会焦点。新华社、时代商报、深圳卫视等权威媒体争相采访,深圳卫视更以20分钟专场直播深度解密其技术逻辑与行业价值,直播间互动量突破200万,引发业界对“AI+内容”生态的广泛讨论。

文博会观察:AI技术重构文化产业新图景

本届文博会以“数字驱动未来 创意激活文化”为主题,吸引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超6000家参展商,展出15万件文化科技融合产品。中劢集团作为“AI内容生产”领域标杆企业,与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同台竞技,其展台凭借三大亮点引发行业关注:

1.技术硬核性:现场演示“10分钟生成一部剧本”,观众直呼“颠覆认知”;

2.政策适配性:深度契合广电总局“微短剧+”行动计划,推出正能量案例,获多地文旅局合作意向;

3.商业化验证:AI剧本工厂预计已2026年服务超2000家企业,目前已孵化《无间商战》《消失的星星》等爆款短剧,全网播放量破亿。

据艾瑞咨询数据,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而AI技术的介入,正将这一市场从“人力密集型”推向“智能工业化”时代。中劢集团CEO表示:“AI不是替代创作者,而是通过效率革命释放行业潜能。”

技术破局:AI剧本工厂如何改写行业规则?

在深圳卫视直播镜头下,展示了中劢AI剧本工厂三大核心技术:

1.生成式大模型Zminds:单次生成能力突破百万字级(行业上限1万字),支持无限长剧本连贯创作;

2.多模态智能解析:视频一键转剧本、角色情感AI识别、政策合规性自动校准,适配家庭、都市等热门题材;

3.全链路赋能:覆盖剧本创作、IP孵化、视频投流,客户年产能提升20倍,商业化效率行业领先。

“AI剧本工厂的本质是‘内容基建’。”中劢首席AI科学家指出,“它让小微团队也能低成本生产高质量内容,这是行业普惠的关键。

资本视角:为何微短剧成为AI落地“黄金场景”?

微短剧的“短平快”特性与AI技术高度适配,使其成为资本布局的热门赛道。业内资深投资人士分析称:“剧本成本占微短剧制作总成本的30%-50%,AI替代空间巨大。中劢AI的B端年费模式可帮企业节省90%成本,这是可规模化的商业逻辑。”

据中劢披露的财务模型,其上线首年预计营收1800万元,主要来自B端企业年费、C端订阅及IP定制授权。若按15%市场份额测算,2028年营收或达1.34亿元,对应估值约6亿元(行业PS均值4.49倍),而当前融资估值仅3亿元,存在显著溢价空间。

行业挑战:AI创作的边界与未来

尽管前景广阔,AI剧本的局限性仍需警惕。当前头部平台如快手、抖音要求内容具备“强情感共鸣”,而AI在深度叙事上仍依赖人工干预。此外,版权归属、内容同质化等争议尚未完全解决。

对此,中劢提出“人机协作”解决方案:AI负责标准化生产,人类聚焦创意优化。目前,其已与多家影视公司共建审核机制,并在合同中明确版权归属规则。其CEO强调:“AI的价值是降低创作门槛,而非取代人文内核。”

战略升级:从技术到生态,锚定全球化布局

文博会期间,中劢宣布三大战略动作:

技术迭代:持续优化推出AI剧本工厂3.0版,新增跨语言生成与IP价值预测功能,助力文化出海;

生态联盟:加强与腾讯云合作共建“AI内容联盟”,打通创作-审核-分发全流程;

社会责任:启动“百城千村计划”,为县域文旅、非遗传承提供免费AI创作支持。

结语:一场指向效率与创意的产业革命

根据《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AI+文娱”被视为核心增长极。中劢的野心不止于工具——其正以AI剧本工厂为支点,构建内容生态的“新基建”。

未来的竞争是生态的竞争,中劢集团的技术沉淀与产业整合能力,或将成为定义行业规则的关键。


来源:日照新闻网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