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庄儿里人,民法典宣传月| 一起学习民法典
金豆创享
2025-05-23 22:16
进入金豆创享阅读更多内容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计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2025年5月,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后的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民法典的每一项条款都紧密关联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接下来,让我们采用图解的形式,一同深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呈现。

 

 

民法典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此同时,它也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民法典的内容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总则编

 

 

“总则”规定了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民法典各分编。总则编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体现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中国特色。同时,规定了民事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原则等民法基本原则。

 

物权编

 

 

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物权法律制度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

 

合同编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是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

 

人格权编

 

 

民法典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编纂的亮点和创新之一。人格权是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一,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婚姻家庭编

 

 

婚姻家庭制度是调整因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关系,是规范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婚姻编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继承编

 

 

继承制度调整因继承产生的民事关系,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基本制度。继承编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按照法定顺序继承。

 

侵权责任编

 

 

侵权责任制度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侵权责任编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的意义

 

民法典的颁布,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北京朝阳卫生监督

来源:金豆创享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民法典宣传月| 一起学习民法典
新京号
“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 | 红花岗区温泉村:推行“三训育人” 促进乡风文明
新京号
花30万“买”名校入学资格?法院:合同无效,全额退款
时事
研学、夏令营如何避坑?新京报启动“暑期高质量陪伴”主题直播
教育
《纳粹德国的法与不法》:法的精神,在于阻止以正当之名作恶
文化
北京启动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
北京
被太阳宫居民点赞的“政法日”,原来是这样的→
新京号
北京昌平拟规定:爬野山动用公共资源救援,可追缴费用
新京号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提到雄安……
新京号
被陌生人造黄谣后,一个女孩三年的抗争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