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多一度 | 乘扶梯不提倡“左行右立” 这是为何?
新京报 编辑 马浩歌
2025-05-21 17:27

近日,有市民发现,北京部分地铁线路的车站扶梯上增加了一左一右两组黄色的脚印标识。这些小脚印有什么特殊含义?


图片来自某社交平台截图


据新京报报道,记者从相关地铁运营企业了解到,该标识旨在提醒乘客不必“左行右立”,而是可以选择并排站立,并提醒乘客站稳扶好。“左行右立”是指乘坐电动扶梯时,乘客站在电动扶梯右侧,让出左侧扶梯,这样有急事的人就可以从左侧先走。这种乘梯方式在很多人看来是“规矩而高效”,不过,你知道吗?这样的乘梯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乘扶梯“左行右立”存安全隐患?

 

在一段时间内,“左行右立”曾被视作文明出行的标志,地铁方面也曾倡导在自动扶梯右侧站立,把左侧空间留给着急的乘客步行通过。不过,这样的方式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地铁方面曾表示,乘客在电梯上行走容易发生踩空、摔倒等意外。同时,长期一侧站人也对电梯硬件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维修成本会相应增加,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根据南京地铁运营公司统计的运营数据,长期“左行右立”会对电梯造成较大损害,95%的电梯损坏是受力不均衡导致的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多地早已叫停扶梯“左行右立”


北京


据新京报报道,这些扶梯上的脚印标识并非今年刚增加的,近年来部分车站已陆续增加此类标识。此外,出于安全考虑,北京各地铁运营企业早已不提倡“左行右立”,对于这种选择既不鼓励也不反对。针对网友反映的加装脚印标识的措施,其实也并非新办法,从2023年开始,部分线路上就试点了此类标识。

 

5月16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多条地铁线发现,设有此类标识的车站还是少数,部分车站加装标识的时间较早,由于频繁踩踏,目前色彩已经淡去,如14号线永定门外站。而市民反馈的相关车站则是新增加的黄色脚印标识,相对更加清晰醒目。


也有部分车站通过循环广播提醒乘客扶梯两侧均可站立,在扶梯一旁张贴的乘梯提示中,也均未看到“左行右立”的相关要求,其内容包括提醒乘客站稳扶好,请勿打闹,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请坐直梯等,禁止内容主要涉及禁止使用手推车、禁止逆行、禁止倚靠等。


更多阅读《北京部分地铁站扶梯上出现脚印标识,这是啥意思?》


上海

 

据新民晚报消息,上海地铁2010年也曾推广“左行右立”,然而出于安全和电梯寿命考虑,2012年就不再宣传,2019年,上海发布“最新版自动扶梯乘梯须知”,取消此前“左行右立”的倡导,新增“禁止在乘扶梯时行走和奔跑”。


图片来自上海地铁微信公众号


广州

 

据羊城晚报消息,2018年,广州地铁出于安全考虑不再提倡“左行右立”。广州地铁表示,“左行右立”使扶梯受力不均,致扶梯频现故障,加之在移动扶梯上走动不安全,建议乘客尽量不要行走。2023年4月,广州地铁再次提醒,“左行右立”既不安全也不高效。


图片来自广州地铁微信公众号


成都


2024年,有网友建议成都地铁用喇叭提醒引导乘客乘坐电扶梯时“左行右立”。成都地铁回应表示,电扶梯每级阶梯的高度,远高于普通步行楼梯,在电扶梯上行走,存在“摔倒、跌倒”的风险,还可能引发大面积的踩踏,建议大家乘坐电扶梯时保持静立。如果乘客确实有急需,可以选择步行楼梯快速通行。


图片来自@成都地铁


南京

 

2015年,南京地铁就曾发文表示并不提倡“左行右立”,原因是左行右立容易导致电扶梯重力分布不均,增加电扶梯的故障率,从而加大乘客在电扶梯上出现意外的风险。


图片来自@南京地铁


如何安全乘坐自动扶梯?

 

电动扶梯上存在容易“咬人”的危险区域,乘坐扶梯一定要注意,这些举动非常危险>>>


图片来自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不要倚靠扶梯侧面围裙板;不要让手、脚、衣服下摆等靠近电梯夹缝,避免夹卷事故;

 

不要在梯级上快步走动、奔跑,更不要逆行;

 

不要将身体探出扶手装置以外,以防碰撞或坠落;

 

不要将拐杖等尖利硬物插入电梯缝隙或凹槽处;

 

不要在扶手带或内外盖板处攀爬;

 

离开扶梯时,不要停在扶梯出口交谈或四处张望,以防跟后方人员发生碰撞。

 

突遇扶梯事故如何正确应对? 

 

  • 按下紧急制动按钮大声呼救

 

紧急制动按钮通常设在手扶电梯的两端,常位于踏板附近、扶手侧下方等处,部分长距离扶梯也会在中段设置,通常为一个红色(偶见黄色)的圆形按钮。

 

  • 抓紧扶手,谨防摔倒

 

如果扶梯突然停止或逆行,迅速抓紧扶手防止摔倒,与周围的人大声沟通,避免拥挤踩踏。


  • 如果摔倒,护住头部

 

如果发生跌倒,人员叠压,尽量蜷成球状,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后脑部,双臂护住太阳穴,防止造成致命伤害。

 

整合自各地地铁官方账号、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新京报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张彦君

相关推荐
小脚印提示:您以为“高素质”,其实很危险!
新京号
北京地铁扶梯“小脚印”亮相,这个多年养成的“高素质”习惯要改改了
新京号
供奉孙中山、李白等人物的高台教,是如何成为越南第三大宗教的?
新京号
当读者不敢抬头,古诗词就成了“泥塑木偶” | 专访黄晓丹
文化
超2万字!从十个方面理解芜湖
新京号
地铁站扶梯不提倡“左行右立”,应是个共识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向新而生(报告文学)
时事
永远的“小兵张嘎”——访99岁作家徐光耀
新京号
“其实不必去远方,雄安是个好地方!”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