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三板创新层最新进层企业数量创年内新高,22家属二次挂牌
新京报 记者 黄鑫宇 编辑 陈莉
2025-05-20 21:00
不同于前两批,第三批进层企业数量创下年内新高,167家的总进层企业数量,比前两批总和的四倍还多。

5月20日,北证50指数再创历史新高。而在一天前,被称北交所“后备军”的新三板创新层,更新动态;当前创新层挂牌企业数量为2334家,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7家。


事实上,5月19日,全国股转公司(即新三板运营主体)公示了2025年第三批调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以下简称“第三批进层企业”)正式名单,共计167家公司(见文后)正式调入创新层。本次进层完成后,新三板2025年累计新进层公司数量达206家。


记者注意到,不同于前两批,第三批进层企业数量创下年内新高,167家的总进层企业数量,比前两批总和的四倍还多。此外,据记者统计(下同),在第三批进层的167家企业中,有22家是属于二次挂牌(即此前曾申请从新三板摘牌),还有18家是属于从沪深转道拟在北交所IPO的企业。


167家新进层企业去年平均营收逾5亿、平均净赚超5000万


这167家新进层企业的质地如何?记者借助Wind进行数据分析,逐一查询了企业相关情况。


首先,从经营业绩上看,Wind显示(下同),167家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平均水平约为5.42亿元,全年营业收入在10亿元(含)以上的有15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平均每家约为5501.17万元,有17家全年归母净利润跨过亿元整数关口。


第三批进层企业这一平均业绩表现要明显好于新三板去年整体情况。


根据全国股转公司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30日,606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024年平均营业收入约为2.82亿元,平均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1080.95万元。


其次,从成长性上看,167家企业中,2024年有124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正、99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亦正向增长,约有53.29%的企业在2024年内实现“增利又增收”。


再次,从研发强度看,167家企业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达到5.24%,有13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0%。在这167家企业中,44.31%的企业属于专精特新企业、31.74%的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在第三批进层企业的167家企业中,有3家企业进层条件较为特殊。


例如,在167家企业中,仅元聚变(830999)与紫光国芯(874451)2024年归母净利润数据显示为“净亏损”。


元聚变的全称为元聚变(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据Wind介绍,元聚变专注于为广告主、广告代理商提供精准、高效的互联网广告投放;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广告投放服务提供商。


元聚变本次进层是采用了新三板“进层标准二”,即营业收入等指标要求。5月20日进层当日,元聚变公告表示,公司符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分层管理办法》(下称《分层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项规定的创新层进入条件,即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8000万元,且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截至进层启动日的股本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


紫光国芯的情况,要更为特殊,它和兴汉网际(874220)成为本次167家企业中仅有的两家以研发投入等标准成功进层的新三板企业。


据全国股转公司介绍,紫光国芯、兴汉网际是依据《分层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三项(即以研发投入等为指标的“进层标准三”)规定的条件,进入本次进层名单。


而按照“进层标准三”的规定,进层公司需满足的条件包括:最近两年研发投入累计不低于2500万元,截至进层启动日的24个月内,定向发行普通股融资金额累计不低于4000万元(不含以非现金资产认购的部分),且每次发行完成后以该次发行价格计算的股票市值均不低于3亿元。


本批二次挂牌企业中有半数选择在2024年“重返”新三板


值得关注的是,在第三批进层的167家企业中,有22家是属于二次挂牌企业,还有18家是属于从沪深转道、拟北交所IPO的企业。


在这22家二次挂牌企业中,有10家在2015年首次挂牌新三板,而摘牌数量最多的年份则主要集中在2021年,在这一年,有7家选择“离开”新三板。


2021年正是北交所宣布设立和开市的年份。这些当时选择摘牌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在2021年9月2日北交所宣布设立之前选择“退出”新三板的。


从彼时摘牌新三板的原因来看,“生产经营调整”占到多数,有14家;“其他不符合挂牌的情形”有5家;提出“转板上市”有2家;而“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有1家。


2024年是北交所开市以来的第三年,从数据上看,这一年也成为22家已摘牌企业选择“重返”新三板比较扎堆的年份,有一半的企业选择在2024年二次挂牌。


从业绩上看,22家二次挂牌企业2024年平均营业收入约为5.60亿元,好于整体第三批进层企业的平均水平,但没有出现归母净利润过亿元的企业。


对于上述那两家提出“转板上市”的企业,二次挂牌“重返”新三板之路,可能要更波折。里得科技(即原里得电科,874774)和家鸿口腔(874562)就是这两家企业。


它们分别于2019年、2017年自新三板摘牌转板上市,但是目前它们和其他16家企业遇到的情况一样,沪深IPO“终止”后选择北交所作为上市之地。


据全国股转公司介绍,截至2024年末,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数量已连续三年增长,共计新增1058家,其中,2024年以来新挂牌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是全市场的2.15倍和5.24倍。


正如第三批进层的企业中出现18家选择从沪深转道拟在北交所IPO的情况一样,在创新层新进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北交所的引领作用也更加明显。


同样来自全国股转公司的介绍,筹备北交所上市的挂牌公司实力突出,近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76%和7.56%;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83%,均值为2430.15万元,是全市场的2.33倍;约半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两成属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图/贝壳财经记者根据全国股转公司公示的2025年第三批调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正式名单制图(注:标有“*”的挂牌公司仅符合《分层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三项规定的创新层进入条件)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黄鑫宇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1.6万字!人民日报刊发援藏主题报告文学: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
新京号
中共烟台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
新京号
全球资产配置新视野 2024中国财富管理服务报告
财经
韩俊在安徽的473天
新京号
北交所四天两场IPO审核大考,“考生”均为国家级“小巨人”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