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到来的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记者从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博物馆月”全面升级为“博物馆季”,将推出展览月、科技月等主题月活动。
去年,北京举办了北京博物馆月,推出了以“百馆千展万人观”、博物馆文创市集、博物馆电影周、阅读周等为代表的众多惠民文化活动,受到了市民游客的欢迎。
“今年,我们携手北京各区和近300家博物馆,以更多的精品展览和品牌活动,推动博物馆与旅游、商业、演艺等深度融合,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博物馆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季就是我们城市的节日。”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豪杰表示。
首届北京博物馆季将于5月18日至10月8日举办,从小满到中秋,覆盖暑期和国庆假期等博物馆参观旺季,每月设置一个主题,推出五月展览月、六月科技月、七月文创月、八月研学月、九月教育月,让博物馆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5月将集中推出百项重要展览
宋豪杰介绍,在绿意盎然的5月,将集中推介100项重要展览,欢迎海内外游客“到北京看最好的展览”。5月19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览之“看·见殷商”》展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精选了全国28家文博单位的338件(套)商代珍贵文物,对商文明早中晚期进行全景展示,其中一级文物及重点文物多达54件(套)。
5月20日,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经过全面改建后盛装亮相,携《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汉风轪华——马王堆生活艺术展》两大展览重回大家视野。另外,国家博物馆《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庞贝:永恒的发现》展、北京艺术博物馆《瑞羽鸣祥——明清禽鸟主题文物展》也将与观众见面。
为方便大家全面掌握相关展讯,将发布“暑期来北京,逛博物馆带上我——2025北京看展全攻略”“准备好!北京近期展览来袭”。同时,还将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招募“北京博物馆季推荐官”,邀请北京博物馆大V联盟的网络达人推荐精品展览。
6月将推出博物馆数字展览和活动
在夏日浓浓的6月,市文物局携手市科委和海淀区、石景山区,聚焦“博物馆+科技”,推出形式多样的博物馆数字展览和活动,让大家真切感受“玩得转的科技,摸得到的历史”。
海淀区精心策划了以“跨界、AI创、光影、科探”为主题的四大系列活动;石景山区博物馆将发布AI数字人“噗噗”,与观众分享历史文化故事。为了给市民游客提供更多互动体验,还将招募博物馆和科技企业,组织双向深度交流合作,举办博物馆科技成果路演,共同商讨“博物馆+科技”融合路径和应用场景,实现博物馆和科技企业双向奔赴。
7月将推出丰富多彩的“大文创”产品
在骄阳似火的7月,博物馆季来到文创月,推出丰富多彩的“大文创”产品、文创市集、文创大赛,“把博物馆的奇妙创意装进你的生活”,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在朝阳区蓝色港湾启动消夏博物馆文创“妙”会,在4大热门商圈轮番开展文创促消费活动,打造“文化体验+消费场景+科技互动”复合型空间;在全市举办北京博物有“吉”市,大家可以一站式购齐明星文创产品。文创月每周还将发布“博物馆大文创亮点预告”短视频,推出打卡攻略和限量福利。
以“文博·创意·生活”为主题的2025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已于4月20日启动,正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欢迎公众踊跃参与、分享创意。北京市文物局还将举办北京博物馆文创品鉴会——“文博IP×品牌进化论”,为文创企业和博物馆搭建合作平台,推出更多文创精品。
8月研学月将推出研学产品和路线
在丹桂飘香的8月,北京市文物局专门为博物馆爱好者和大中小学生准备了研学月,将发布《一图读懂研学月动作》,和大家一起“跟着展览去旅游”,开启study tour。东城区联动各类文化资源优化以博物馆为核心的研学课程;西城区依托北京金石博物馆等文博机构,设计推出多款研学产品;通州区推出“踏水读城——运河研学之旅”,让研学更有趣、更好玩儿。这些研学产品和路线串联起博物馆和旅游景区、商圈酒店、体育场馆,让大家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有高品质的文商旅体融合体验。
“我们还专门设计了‘北京文博护照’和博物馆‘通关文牒’,拿着它可以打卡博物馆,也可以享受文创优惠;推出博物馆电子徽章,还有‘小小考古人’‘文明解码者’行动,‘我的博物馆研学’短视频/vlog征集,等着大家来参与。”宋豪杰说。
9月将奉上“博物馆第一课”
在金秋送爽的9月,北京将为公众奉上教育月。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希望观众走进博物馆,“读懂北京,给心灵一场文化SPA”。
宋豪杰表示,届时将推出“北京城的前世今生”“探寻文字的奥秘”两节“博物馆第一课”,通过线上智慧课堂分享给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古都行,组织万余名首都高校新生,走进博物馆这个大课堂与北京来一次亲密接触。还将举办“博物馆之城圆桌对话”,围绕十个大中小学校实验组团,总结交流馆校融合经验,发布博物馆教育课件资源库,推出博物馆教育课程范本,搭建馆校融合平台。
他介绍,在博物馆季的最后一周,将通过网络调查、公众投票等多种方式,聆听来自广大观众、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举办“岁月典藏·未来之光”北京博物馆季成果发布会,推出十佳展览、科技、文创、研学、教育推荐项目;同时,举办北京策展人国际对话会,与国内外行业翘楚、专家学者深入交流,汲取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多元探索与实践智慧,提升“北京展览”吸引力和影响力。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