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4月1日,新华通讯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三次亲临雄安新区视察,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航指路、把脉定向。
8年来,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深化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产业和创新要素聚集的条件逐步完善,回迁安置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开发面积覆盖超20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395万平方米,4963栋楼宇拔地而起。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今天的雄安新区不仅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更成为全球投资者、创新者与建设者共同瞩目的发展高地。
雄安站 河北画报 陈世豪/摄
完善政策体系,保障疏解人员创业条件、居住条件、福利待遇不低于在京水平
2015年6月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公共服务水平高的地方更具吸引力。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雄安新区考察时叮嘱道:设立雄安新区,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雄安新区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个初心,紧密衔接中央层面疏解方案和激励政策,推动出台疏解实施意见和用地、住房、户籍、人才、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医保、金融、企业创新发展等10个方面配套实施方案,“1+10”疏解配套支持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为实现“三个不低于”(保证疏解人员创业条件、居住条件、福利待遇总体不低于在北京时的水平)保驾护航。
一是实现数据“同享”。成功对接北京市户籍、社保、住房等领域数据接口,接入北京市居住证、身份证等20类常用电子证照接口,疏解人员在新区购买住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可直接调用北京相关数据。北京企业迁移时仅需线上填写相关信息,“原名称沿用、原资质保留”,最大程度维护企业商誉。
二是实现服务“同质”。创新实现北京市二级建造师、二级造价工程师资格在新区注册执业,高效推进京津冀三地交通、人力资源等领域209项从业资质资格互信互认落地见效。北京社保专线在新区设端口,支持疏解单位和人员在新区办理参保登记、人员增减等9项高频事项。与北京市级及12个区建立互联互办机制,实现北京市、区两级35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雄安可办。发放“雄安一卡通”50多万张,实现与北京市就医购药“京雄互通”、公共交通“同城待遇”、文化体验“京雄共享”。
三是实现待遇“同标”。全面落实“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制度,保障疏解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市的水平。新区12家医疗机构实现京津冀影像结果互认50项,7家医疗机构实现京津冀鲁检验结果互认60项。职工医保待遇水平不低于北京。一批批京津优质学校通过手拉手、委托办学、开办分校等方式与雄安新区学校开展合作帮扶。成立北京四中雄安教育集团,新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上坡校区)等,疏解人员子女回京就读、参加中高考无障碍。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对标北京,租房者与购房者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享受同等权利。
建设中的雄安城际站和国贸中心 河北画报 陈世豪/摄
下一步,雄安新区将持续拓宽京雄“同城化”场景,新增不少于100项京雄“同城化”事项,丰富“雄安一卡通”应用场景,实现“雄安一卡通”发卡100万张;加强探索创新,积极拓展雄安特色“一件事”的服务场景;不断推出以人民为中心,从市民需要出发的系列暖心举措……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15分钟生活圈”
“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城市工作,一直有着这样一条金标准。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考察时指出:“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
“材料提交后半小时,审核就通过了。雄安服务既暖心又高效!”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的李先生说,原来担心迁移手续办理时间长,需要京雄两地来回跑,但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热情服务让他打消了顾虑。经电话咨询,工作人员很快和他建立联系,一步一步协助操作,一趟办事大厅都没跑,事就办成了。让李先生感慨的高效办事作风在雄安新区只是“基本操作”。“15分钟政务服务圈”的打造是雄安新区紧扣企业群众需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诚意之举。
在这里线下办事“只进一门”:以本级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三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33乡镇(街道)中心为纽带、626个村(社区)服务站为基础,布设560余台自助终端,所有审批职能部门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一枚印章管到底”,社保、医保等高频服务事项直接在基层办理。在这里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建成包含雄安政务服务网厅、“政通雄安”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四位一体”的平台服务渠道,新区网办率达到82%以上。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除国家部署的两批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高标准落地实施外,还创新实现企业“一键迁”等雄安特色“一件事”服务场景。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创新推出AI智能助手“雄小智”,通过知识库训练和本地化场景适配,变“能办可办”为“智能好办”,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
在这里12345热线“一线应答”:12345热线与公安、司法、纪检、督查等协同联动,热线接通率、回复率、服务满意度稳定在99%以上;开通疏解专席,通过“一键转接、三方通话”等方式,及时为疏解企业和人员解答相关政策;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主动发现民生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助推部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为各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大楼 河北画报 杨亚文/摄
滕菲是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的建设者,也是一名新雄安人。2025年是滕菲来到雄安的第5年,这几年,她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蜕变。刚来雄安时,雄安商服中心、容东片区还是塔吊林立,启动区大部分地方还是一片荒地,但现在,中国星网正式迁驻办公,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建成投用,华能总部、中化总部加快开展内部精装修,中矿总部、首批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加快建设,她参与建设的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项目也即将完工。
郊野公园 雄安集团/供图
在滕菲来雄安的第三年,也就是2023年,雄安的各项人才政策纷至沓来。在那一年,滕菲办理了雄才卡、更换了雄安冀X车牌、领取到租房补贴,还获取到购房资格。2023年终,她在启动区买了房,就在公司的旁边,走路上班5分钟。2024年的最后一天,她拿到了新区户口本,成了新雄安人。2024年6月,滕菲的孩子出生,雄安新区构建的“15分钟生活圈”作用凸显——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公司、学校、超市、餐饮、医疗、公园设施全覆盖。她可以午休时间回家看娃,晚饭后推着孩子到家旁边的中央绿谷玩耍,也不必为几年后小孩上学的事情焦虑。雄安的生活便捷且舒适,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多业态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她说,雄安是一座能让她愿意留下来且感受美好生活的城市。
培育产业生态,奋力打造新时代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赴河北雄安新区考察,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雄安新区以“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加快高端高新要素和创新资源聚集,助力雄安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在前期的工作思路上,雄安新区形成了以“六链融合”为指导思想,以“四个三”科技创新体系(即“围绕三个产业方向”“建设三类创新平台”“打造三个科技创新集聚区”“构建三个协同创新场景”)为核心,以“六措并举”为重要抓手,以“六个体系”建设为支撑的创新体系架构,围绕重点产业方向推进创新资源汇聚,依托重点区域打造和开放雄安特色创新场景,聚焦若干产业赛道开展主体孵化与成果转化,系统化实现产业加速集聚。
特别是通过深入实施“四个三”科技创新体系,建起细分赛道下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三个产业方向上的产业集聚,并进一步对产业方向实现支撑与扩展,形成正向循环。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百家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成立运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挂牌运营,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大力发展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3大产业链,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正式成立。积极申设雄安国家高新区,雄安综保区顺利获批并封关运作,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中关村科技园等高质量运营发展,27栋主题楼宇、高新区大厦签约企业595家,努力打造产业发展“门对门”、科研创新“上下楼”产业生态。雄才卡累计发放超1.5万张。
这一套具有雄安特色的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了极具竞争力、吸引力的创新政策体系,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坚实保障,雄安空气中创新的味道更加浓厚。
厚植兴业沃土,让“雄安服务”成为“近悦远来”的金字招牌
在雄安新区,24小时不打烊的不止智能政务大厅,“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也绝不只是一句口号。
政务服务中心 河北画报 周西娟/摄
一项项瞄准提升政务效能的政策全面铺开:企业疏解服务专班为重点项目提供从立项、招投标到施工、竣工验收全流程跟踪服务,提前介入、主动对接、跟踪指导,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落地,不让企业在流程上“劳神”;针对流程琐碎复杂建设项目,全面实施“一会三函”(“一会”指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三函”指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函、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施工意见登记函)审批制度,让开工审批环节由数十个减少为4个,审批时限压缩至12个工作日;全面推行“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建立主副场交易中心项目保障联动机制,确保了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进行;开展“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改革,绝不让群众多跑一次腿;跨境电商园区内,企业报关单证从“摞成山”到“秒过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时间压缩70%;更让创业者暖心的是产业政策“免申即享”,雄安新区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对政策进行结构化的梳理与分析,塑造“政策计算器”,达成政策与企业的智能匹配,精准匹配税费减免、研发补贴等政策包……
雄安新区用“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诚意,持续书写“企业所需即我所为”的生动实践。雄安新区锚定“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定位,强化“一盘棋”统筹,推进《2025年雄安新区营商环境“上台阶”工作要点》,落细落实,全面推动政务、市场、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建设,健全完善疏解、企业、项目、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视察雄安时语重心长地说:“河北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我对这里充满感情,把这里建设好是我的心愿。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既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能等靠要,要踏实努力,久久为功。”8年来,雄安建设者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转化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的强大力量,推动新区实现了由“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的华美蝶变。今天,雄安新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诠释着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奋斗豪情,让我们共同期待到2035年,雄安新区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的新注脚。
主办: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运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记者/张语聪)
[编辑|董征]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