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绿色金融,为城市产业升级打开想象空间 | 新京报评论
新京报 编辑 柯锐
2025-05-15 10:27
秦皇岛银行的实践,是绿色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秦皇岛银行提供支持的湿地公园项目。图/秦皇岛银行供图


在渤海之滨的秦皇岛,一场静水深流的“绿色变革”正在上演。


某湿地公园内,通过河道清淤、采砂地整治、栖息地恢复等系统性工程,22.65公里的河道重焕生机,弃砂变废为宝,生态治理实现“治污生金”;一家造纸厂里,智能化生产线让高耗能产业焕发新生,造纸园区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建筑垃圾处理场上,固废神奇转化为城市建设新材料。


而这场变革背后,离不开秦皇岛银行提供的金融“活水”支持。


秦皇岛银行3.5亿元绿色金融支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如何在金融杠杆的撬动下落地生根。


绿色金融,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含义,是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刻变革,而绝非简单的贴标签行为。


在湿地公园项目中,秦皇岛银行创新采用“治水+资源利用”双轮驱动模式,以弃砂综合利用收益作为还款来源,既破解了资金难题,又避免了二次污染。这种创新突破了传统信贷思维,建立了全新的价值评估体系。


同样,在支持造纸企业技改时,银行没有简单地将造纸行业列入限制类名单,而是精准识别废纸再生利用这一绿色增长点,用8000万元信贷助力企业完成华丽转身。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绿色金融的本质,是通过金融创新发现生态价值,重构产业价值链。


这种创新模式的生命力在于创造了多方共赢的格局。例如,秦皇岛一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获得7000万元支持后,不仅形成了年处理数十万吨建筑垃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了“污染治理-资源再生-市场应用”的完整闭环。再生建材已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让城市更新走上循环发展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破解了环境治理难题,企业获得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居民享受了更好的生态环境,银行则开拓了优质的资产配置渠道。


数据显示,秦皇岛银行支持的绿色项目平均回报率高于传统行业,不良率低于平均水平,用事实回应了对绿色金融商业可持续性的质疑。


当然,绿色金融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发展瓶颈。秦皇岛银行的探索带来启示,绿色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离不开跨部门协作,建立环保、产业、金融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


同时,绿色金融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这种认知上的突破,也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从国际视野看,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金融竞争的新赛道。当前,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市场规模跃居全球首位,这与金融机构倾力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密不可分。


实际上,近年来,地方性银行虽然绿色贷款规模较小,但部分银行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一趋势表明,地方性银行成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秦皇岛银行的实践意义非凡。它代表了地方区域性银行在绿色转型中的积极探索,展现了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智慧。这种探索不仅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也是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秦皇岛银行精准对接生态治理、产业升级、循环经济三大领域的实践告诉人们,绿色金融是可以实现多方协作、多方共赢的系统工程。


从河道治理的生态红利,到传统产业的绿色蜕变,再到城市固废的资源循环,绿色金融正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建设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秦皇岛银行的实践,正是绿色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撰稿 / 辛河(媒体人)

编辑 / 柯锐

校对 / 李立军


相关推荐
从人海战术到智慧治理:垃圾分类的“首都进化论”|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智谱三大类模型开源,北京如何布局“开源之都”
科技
外贸有望创新高、投资于人体现可持续发展……专家谈中国经济信心
财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时事
2025中国科幻大会:智启新元·跨界协同——前沿技术与科幻跨界融合论坛成功举行
新京号
顶配搭档幕后对谈:为托尔金创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化
一周碳要闻:新能源,万亿级产业集群崛起新引擎(碳报第138期
财经
新闻8点见丨中国玉石商人被震碎的淘金梦;年轻人站在生死交接处
时事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