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身心健康二十条” 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5月13日,东四九条小学心理课教师李明玉给小学生上心理沙盘游戏课。当日,北京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聚焦五育融合、学校主导、家庭育人、社会参与、组织保障等方面,共包括20项具体措施,助力提升全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素养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沙盘游戏课上,小学生从摆放各种微缩模具的架子上自由挑选模具。“身心健康二十条”首次提出身心健康一体谋划部署,推动学生身体和心理同步成长。
东四九条小学心语小屋,教师李明玉为学生上心理辅导课。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任务。鼓励在学校公共区域打造心理角、互动墙、减压装置;支持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开展学生身心健康服务,形成“大健康”教育格局。
教师李明玉和小学生聊天。“身心健康二十条”提出将试点设立“成长导师”,发挥全员育人作用,为需要引导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尤其关注关键时期(如开学季、升学季)学生情绪变化,开展针对性心理辅导和健康讲座。
教师李明玉从学校的心语信箱中取出小学生写给老师的信件。“身心健康二十条”鼓励教师成为学生的“ 大朋友”,建立“师生对话日”“心灵信箱”等沟通机制,促进双向交流。搭建教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经验交流平台。
学生阅读少年心理学漫画书。
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训练。
5月13日,东四九条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进行班级跳绳对抗赛。北京“身心健康二十条”强调要在运动锻炼中实现身体和心理同步成长。上好“能出汗”的体育课,开展“班级赛”等全员体育比赛活动,提升学生心理韧性、抗挫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与对抗中实现身体 和心理同步成长。
记者 李木易 摄影报道
编辑 张鶯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