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下称“广州南沙金融30条”)。
“广州南沙金融30条”围绕着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30条重大措施,以提升南沙在金融、科技、产业等方面的核心实力。
创新、开放、特色、监管被重点提及
金融业一直是广州南沙的支柱产业之一,此次颁布的“广州南沙金融30条”中,创新、开放、特色、监管等方面的任务被重点提及,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
推动“产业—科技—金融”的良性循环被放在了“广州南沙金融30条”中重点任务的首位。“广州南沙金融30条”指出,要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包括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支持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支持数字产业发展,支持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广州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正成为联结港澳与内地的枢纽。在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广州南沙金融30条”提出,要探索适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资金结算政策,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构建便利开展跨境保险业务的交易规则,构建便利开展跨境股权投资业务的制度安排。
在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方面,“广州南沙金融30条”提出,要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完善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管理机制,加快建设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综合服务基地,构建金融领域国际交往新平台,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另外,此次“广州南沙金融30条”还表示,要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支持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发展特色金融服务,健全现代金融产业。
在具体举措上,提出要推动跨境支付服务便利化,推动跨境信用融资便利化,推动国际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还要创新服务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面向未来的数字金融业务,发展服务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航运金融业务,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创新发展国际租赁和保理业务。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在此次公布的“广州南沙金融30条”中明确提出,支持出台住房、人才、教育等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各种金融手段,支持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协调采取给予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便利等措施,为具有金融领域职业资格的境内外专业人士来南沙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在进一步提供保障的同时,“广州南沙金融30条”也强调了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包括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探索金融监管创新与合作,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加强金融法治保障。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多重政策利好的持续叠加兑现,广州南沙的金融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预计将有更多金融企业来到广州南沙投资兴业,更多金融人才集聚到广州南沙扎根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