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今日雄安涌“新”潮
雄安发布
2025-05-12 17:22
进入雄安发布阅读更多内容

 

今日雄安涌“新”潮——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正拔地而起

 

钢筋水泥躯壳变为光彩夺目的新地标,这座城市现代化气息更浓了;主题楼宇变为集聚创新要素的创新平台,这座城市发展动能更足了;农村平房变为舒适便捷的新楼房,这座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更高了……在雄安新区1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能真切感受到这座拔节生长的城市,每一天都是新的。

 

 

航拍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雄安媒体中心王伟倩 摄

 

8年来,雄安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战略部署,深刻领悟党中央决策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使命任务和原则要求,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生长之“新”

 

——承接疏解、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现代化新气象扑面而来

 

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大型机械紧张作业,工人有序施工……日前,走进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映入眼帘。

 

“现在建设进展很快,每天都呈现出新面貌!”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建设项目指挥部工程建设管理部干部李文桦说,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很快就能冲出“正负零”。

 

正处于建设阶段的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占地2450亩,规划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未来将满足3.5万名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中国中化大厦夜景。雄安媒体中心王伟倩 摄

 

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既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能等靠要。雄安新区立足“两个并重”“三个并举”阶段实际,锚定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坚持一切工作服务疏解、配套疏解、支撑疏解,全力推动承接疏解质效上台阶。截至目前,中国星网正式迁驻办公,华能总部、中化总部加快开展内部精装修,第二批疏解项目基本选址落位,央企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超300家。

 

承接疏解压茬推进,项目建设蹄疾步稳。雄安新区坚持高质量项目建设生命线,加快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建设标杆工程,创造“雄安质量”,努力形成更多格局性新变化。

 

日前,雄安新区启动区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以下简称“金融岛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

 

金融岛项目总建筑面积超78万平方米,立足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将打造国际金融创新集聚区和雄安开放创新活力区。

 

在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上下功夫,金融岛项目地下规划建设“四轨交会”的金融岛站交通枢纽。“项目整体在地下人行、车行互联互通,同时与东西轴线地下空间、城市文化广场商业人行互联,实现地下商业联动开发。”雄商金融岛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加健说。

 

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规划建设坚持前瞻性、引领性,首次实现“地上雄安”“地下雄安”“云上雄安”三座“城”的“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生长”,为解决“大城市病”提供中国方案。截至目前,新区总开发面积覆盖200多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米,近5000栋楼宇拔地而起。从“一张白纸”起笔,如今的未来之城现代化新气象扑面而来。

 

创新之“新”

 

——培育新平台、形成新机制,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迈出的每一步,都在创新中前行。

 

不久前,2025年颠覆性技术项目雄安行首期活动在雄安科创中心举办,旨在搭建前沿技术产业化对接平台,推动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路演现场,由清华大学医学院彭敏教授创建的生物科技公司进行的以“重症哮喘的治愈性细胞疗法”为主题的路演令人眼前一亮。该团队全球首次提出“类永生化功能性T细胞”(TIF)概念,助力解决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疗法化疗预处理、扩增和持久性三大难题,全球首次在动物模型中治愈哮喘,将CAR-T疗法拓展至常见病。

 

“雄安新区展现出的创新活力和对前沿技术的包容度令人印象深刻。”该公司临床主管刘小涵说,这里汇聚了京津冀顶尖科研机构和产业资源,为生物医药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提供了强力支撑。

 

 

雄安机器人大厦工作人员调试人形量子机器人。雄安媒体中心王伟倩 摄

 

锚定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雄安新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5+6”产业方向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中关村科技园等高质量运营发展,27栋主题楼宇、高新区大厦签约企业595家,努力打造产业发展“门对门”,科研创新“上下楼”产业生态,新质生产力正在雄安大地加快培育。

 

厚植创新土壤,雄安新区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近日,雄安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创新推出AI智能助手“雄小智”。其通过知识库训练和本地化场景适配,变“能办可办”为“智能好办”,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

 

 

雄安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解答办事流程。雄安媒体中心王伟倩 摄

 

“雄小智”依托DeepSeek大模型的强大推理能力,建立起近万条政务数据经脱敏处理后定向训练的知识库,能像专业工作人员一样思考、解答问题。用户只需要登录“雄安新区政务服务网”或“政通雄安App”,即可唤醒“雄小智”。无论是住房管理、企业变更,还是就业创业,都能做到即时响应。

 

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新区“软环境”更加贴心高效。雄安新区坚持大部门、扁平化、精简高效,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零障碍办好每件事”,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擦亮“雄安服务”品牌,形成人心向往、要素汇聚、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生活之“新”

 

——坚持安居和乐业相衔接,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

 

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

 

每天5时许,容东片区回迁居民包海青都会整理好配送箱,为附近学校配送营养餐。“每天平均工作4个小时,薪资待遇也很满意。”包海青说,他在小区附近的零工驿站找到了这份工作,“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好服务,让我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过得更踏实、更舒心。”

 

就业是民生之本。雄安新区坚持就业优先,深入实施“四业”并举,累计提供用工需求40万余个,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雄安体育中心正式运营暨“人民之城 心向往之”雄安城市体验活动启动。雄安媒体中心王伟倩 摄

 

新区发展,人民共享。雄安新区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构建现代化教育、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幸福城市,配建雄安体育中心、图书馆等文体设施,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新型住房制度,完善两级管理、三级服务基层治理体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人民群众从新区建设发展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雄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五一假期期间,人们相约游览白洋淀畔的燕南堤,亲身体验“人在陆上走、鱼在水中游、鸟在淀内飞”的生态景象。

 

 

白洋淀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众多野生鸟类在此栖息、繁衍。薛志勇 摄

 

就在几年前,燕南堤所在的烧车淀区域还是一派水体污浊、生物锐减、沼泽化严重的破败景象。从2019年开始,雄安先后实施四期清淤工程,将燕南堤变成了网红打卡点,成为白洋淀生态清淤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

 

如今的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标准,淀区野生鸟类达295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89种,“华北明珠”光彩重现。

 

水更清了,城更绿了。新区累计造林48.1万亩,绿化面积达74.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区设立前的11%提升至35%。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城市典范,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雄安新区拔节生长、日新月异,每一天都在创造新的历史,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一座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正阔步走来。

 

主办: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运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来源:雄安媒体中心(李连成)

 

[编辑|韩璐瑶]

来源:雄安发布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邀你见证!今日雄安,日新月异!
新京号
雄安新区举办疏解高校大学生音乐会
新京号
雄安新区第二届全民健身大赛龙舟挑战赛圆满落幕
新京号
“五一”假期,雄安新区迎来旅游热
新京号
假期在雄安,沉浸式“遛娃”~
新京号
诗和远方都要!郊野、悦容双园人气满满
新京号
寻环XLOOP集中商业开业!解锁雄安“五一”文旅度假松弛天花板
新京号
118个项目角逐!雄安低空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初赛雄安专场赛举办
新京号
烟火雄安,尽显“人民之城”温度!
新京号
雄安建设进行时 || 人气旺、活力足!雄安“五一”假期热度满满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