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 | 汇川区毛石镇“约”出和美乡风
文明遵义
2025-05-08 17:37
进入文明遵义阅读更多内容

文明乡风是乡村的灵魂,它让陋习褪去,让美德生根,让邻里守望相助,让乡土成为滋养人心的沃土。

 

2024年以来,汇川区毛石镇紧扣“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主线,以制度固本、宣传塑形、积分赋能“三招”破陋习、树新风,绘就乡村振兴的文明底色。

 

汇智立约筑根基

 

奏响制度引领“主题曲”

 

01

 

 

从去年开始,毛石镇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以“走访纳谏+民主修订+公开承诺”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各村(社区)在原有村规民约基础上,组织村民修订完善,通过引入约束性条款,制定出更接地气、更易操作的村规民约。

 

白花村在最新的村规民约中加入“红白喜事从简办,攀比排场费血汗,婚丧嫁娶少铺张,省下钱来谋发展”;乐遥村将滥办酒席与和美积分挂钩,只要滥办酒席就会扣分,影响“和美家庭”“先锋党员”等评选……

 

 

各村(社区)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涵盖村风民俗、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为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提供制度保障;成立“党群联议会”,村民办酒需提前向村委会报备审批,实现制度“硬约束”与自治“软引导”有机结合,让文明新风从“约定俗成”变为“有约可循”。

 

“以前村里攀比谁家酒席排面大,现在有了新村规,大家的观念转变了,风气好多了。”村民胡宗权感慨道。

 

多维浸润浓氛围

 

绘就文明风尚“新图景”

 

02

 

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毛石镇积极构建“线上+线下+阵地”三维宣传矩阵,让文明理念入脑入心。依托“毛石古镇”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志愿者入户宣讲、派发宣传单等方式,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根植文明理念。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活动阵地,广泛开展文明新风学习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破除攀比炫富、以彩礼“论身价”等观念。

 

 

2024年以来,该镇通过走村入户、赶集宣传等方式向辖区群众发放文明新风倡议书1000余份,开展不同形式移风易俗宣传活动40余场次,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做新风正气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

 

 

在春节、清明等重要节日,毛石镇还开展“文明祭扫”“厚养薄葬、文明缅怀”等活动,向村民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引导群众采用集中祭祀、鲜花祭祀、丝带寄哀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寄托哀思,破除焚烧香烛纸钱等陋习,培育文明祭祀、绿色清明的文明新风尚。

 

积分赋能激活力

 

撬动基层治理“大杠杆”

 

03

 

移风易俗涉及面广,包括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多个方面,推行难度较大,怎样破题?

 

 

对此,毛石镇推行“积分制”基层治理模式,把“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抵制滥办酒席”“赡养老人尽孝道”等正向行为设为加分项,对“违规操办宴席”“不履行赡养义务”“封建迷信活动”等不文明行为列为减分项,定期公示榜单,表扬先进者,鞭策后进者,形成文明新风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积分’不仅可以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还是‘和美家庭’‘先锋党员’等评选的重要标准,大家都愿意多攒积分,多享‘文明福利’。”毛石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邹易青说。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毛石镇6个村(社区)参与积分兑换人数有百余人,“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已经成为移风易俗的生动缩影。

 

“我镇将持续深化‘制度+宣传+治理’长效机制,让文明新风吹拂乡间田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邹易青表示。

 

一村一风、一镇一韵,从“建章立制”到“全民参与”,从“整治陋习”到“涵养新风”,毛石镇正全力打造老百姓诗意栖居的文明花园。


来源:聚焦汇川

 

编辑:宋胜海丨责编:杨溢丨编审:胡笳

来源:文明遵义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 | 湄潭县:多彩文明实践活动 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新京号
汇川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
新京号
过端午,遵义人是认真的!
新京号
遵义:新风徐来,乡村社区更和美
新京号
‘遵’行新风尚 文明我先行|75岁老人集体过生日,仪式感拉满!
新京号
湄潭县:文明实践活动走进洗马镇
新京号
“遵”行新风尚 文明我先行 | 礼仪街道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新京号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新京号
“遵”行新风尚 · 文明我先行 | 新蒲街道“三字口诀”践文明
新京号
向不文明行为宣战 | 仁怀在行动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