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高法发布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
新京报 记者 行海洋 编辑 张牵
2025-05-06 16:20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3件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典型案例。


黑土土壤性状好、肥力高、水肥气热协调,不仅是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而且深受苗圃基地、花卉市场欢迎,近年来盗挖、滥挖黑土案件频发。在“刘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中,刘某某在他人耕地内非法盗挖黑土3000多立方米,致使黑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法院经审理认为,刘某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刘某某到案后自愿认罪认罚并已将涉案土地修复完毕,可依法对其从宽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期一年,并处罚金。


泥炭土是一种珍贵的黑土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近年来,部分不法分子在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非法采挖、贩卖泥炭土,有的还以合法活动为名掩盖盗挖泥炭土犯罪活动之实,试图逃避制裁。在“李某某等人非法采矿案”中,李某某等人申请冷水鱼项目,并以清淤名义盗挖泥炭土,后又通过竞拍的方式非法牟利,总价值713万余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某等人违反矿产资源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开采泥炭土,情节特别严重,构成非法采矿罪。综合考虑各被告人系初犯、认罪认罚、自愿缴纳生态修复资金等法定、酌定从轻情节,以非法采矿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某某等人四年至一年四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黑土地的形成过程漫长,一旦黑土层遭受污染,“肥地”变“毒地”,而且被污染的黑土地极难治理修复。在“某科技公司等单位、贺某某等人污染环境案”中,某科技公司等单位和个人跨省运输200余吨危险废物,非法倾倒在黑土地上,造成重大污染后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其行为均构成污染环境罪。综合考量各被告单位及被告人认罪认罚、积极修复部分生态环境等因素,以污染环境罪分别判处两被告单位罚金二十万元、四万元,以污染环境罪分别判处贺某某、施某某等人三年九个月至二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依法追缴违法所得。


编辑 张牵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行海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跨境电诈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被顶格判处!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第一看点
网络普法|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新京号
打击“村霸”和宗族黑恶势力 最高法发布惩治农村黑恶犯罪典型案例
第一看点
新司法解释:非法采挖永久基本农田黑土五百立方米即可入罪
时事
芜湖市政府办公室最新通知!
新京号
2018年以来,我国各地累计立案查处破坏草原案件近5万起
时事
“亏”上热搜,文旅重镇谁赚了?
新京号
规范涉企审判执行,以司法温度护航市场活力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把近五千吨固体废物从上海运至江苏非法倾倒,两主犯被从重处罚
时事
保安跳槽也被竞业协议,赤裸裸地欺负人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