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五一”假期北京接待游客1790.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新京报 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张磊
2025-05-05 20:16
北京实现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文旅市场热度全面升温,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实现双增长,创历史新高。“人少景美”“京郊游”“小众游”成为许多市民游客的热门选择,“跟着音乐去旅行”、演唱会“五小时生活圈”等演艺延伸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夜长城、科技体验、非遗市集、户外潮玩等活动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实现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

 

“五一”假期,北京全市接待游客总量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实现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

 

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分别是:王府井、奥林匹克公园、天安门地区、西单、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什刹海风景区、南锣鼓巷、天坛公园、颐和园和前门大街。

 

“五一”假期,北京多个乡村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吸引市民游客体验“微度假”的乐趣。京郊各区精心打造了生态旅游、亲子研学、非遗体验等多元文旅产品,成为市民短途出游的热门选择。平谷区举办第二十七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打造全国首个“全龄层沉浸式桃花元宇宙”,为游客奉上一场集赏花、文化、科技等于一体的春日盛宴。怀柔区充分利用国际电影节活动热度,推出13条春季旅游线路,并推出“电影+酒店”“电影+民宿”优惠促销活动。

 

此外,许多京郊民宿结合周边资源推出“民宿+亲子”“民宿+研学”“民宿+采摘”“民宿+非遗”等多元体验产品吸引游客,云水花溪、美山、金塔仙谷等甲乙级民宿出租率超过 85%甚至满房。

 

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

 

假日期间,入境旅游强劲升温,北京在通关、支付、离境退税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入境游便利度,实现游客规模与消费能级双向跃升。“五一”假期,北京共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同比增长42.4%;实现入境旅游花费11.3亿元,同比增长48%。

 

北京市持续推出多语种离境退税指南和退税商店电子地图,境外游客可用手机查找退税商店并一键导航;推动航空公司完善临时入境许可申请、国际国内联程中转等入出境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能。

 

颐和园、天坛、北海、景山、动物园等外国游客集中的景区安装了自助式中英文导览机。地铁8号线王府井站开通地铁首家货币兑换店,支持兑换币种超过40种。多项利好政策措施综合发力,吸引大批外国游客来京开启“旅游+购物”的旅购模式。

 

作为首都文旅一站式购物中心,秀水街大厦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提升53%,销售额同比提升67%。其中,欧美团组游客上升比重较大,外国游客被琳琅满目、高性价比的“中国制造”吸引,“中国礼物”“北京礼物”成为入境游消费重点。

 

长城夜游焕新登场

 

“五一”假期,北京以音乐节为城市活力引擎,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昌平区依托“2025千帆音乐·元气森林音乐节”,创新推出“一张票根玩转昌平”促消费活动,深度联动区域内文旅、餐饮、酒店等资源,打造“音乐+文旅”的沉浸式体验,实现综合收入6593.05万元。延庆区2025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开幕首日吸引超3万游客雨中赴约,世园公园周边酒店入住率100%,三天带动直接和衍生消费达6000万元。

 

“五一”假期,北京以长城夜游为“文化焕新”突破口,融合光影科技、潮流艺术与历史叙事,打造“可触可感”的沉浸式夜经济场景,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八达岭夜长城通过灯光秀、实景演出重现长城历史文化,并新增明代将领互动、国风电音派对等新玩法;慕田峪夜长城携手电影嘉年华打造“长城星空影院”,为游客带来《雄狮少年》《末路狂花钱》等精彩大片及夜景激光秀和互动表演;居庸关夜长城推出街舞大赛、迷笛音乐节等主题活动,以“古今对话”为主线,构建全时段、多维度的文旅体验场景。

 

多场科技文旅活动吸引游客体验

 

“五一”假期,众多科技文旅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化平台和场景创新,吸引游客观光、体验。海淀区“触界·未来朋友圈”科技嘉年华融合创意市集、快闪表演、互动体验,给人以全新的“科技+”体验。东城区艺云数字艺术中心携手敦煌画院举办的《敦煌超宇宙》数字艺术展,引领观众穿梭于千年古韵与现代幻想的宇宙之境。朝阳区798·751园区无界之境科技艺术中心举办的“巴黎圣母院沉浸式VR展”,可以第一视角探索巴黎圣母院,近距离观赏拱顶、玫瑰花窗等经典元素,让市民游客感受科技赋能带来的文旅新体验。

 

假日期间,北京演出市场大放异彩,演唱会引流效应明显。全市举办营业性演出1664场,吸引观众约66.8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约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0%、10.9%、29%。

 

同时,北京各区针对节日消费市场特色与需求,深度整合非遗资源,推出多项非遗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兼具文化深度与游玩趣味的假日出行新选择。

 

多举措保障游客畅游北京

 

在游客服务保障方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强化服务保障,针对旅游纠纷,开通多语种投诉热线,提升接诉即办效率,建立及时响应约谈机制,妥善解决游客诉求。交通管理部门加强重点路段疏导和事故快处,确保游客出行无忧。各等级旅游景区注重畅通投诉渠道、提高处理效率,确保游客投诉问题能够迅速得到受理和处理。

 

全市各等级景区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微信、支付宝、外卡POS机等多种支付渠道,并在消费场所备好零钱包、备足小额现金。

 

景区出入口应开尽开,确保游客快速通行无滞留。同时,加强“适老化”和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服务保障,落实商品明码标价要求,确保平价水供应,并增设临时停车位,提升服务质量。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2024年国内出游56.15亿人次,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
时事
“五一”假期,北京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931.83万人次
北京
“五一”假期,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332万人次
北京
“五一”假期第三天,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83.8万余人次
北京
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新闻发布会在安徽合肥举行
新京号
慕田峪长城荣获全球知名旅游网站Tripadvisor三大奖项
新京号
最新通告!河头老街、唐山宴闭园三天
新京号
让痛点变通点 让细节更贴心!贵州以服务温度守护避暑旅游热度
新京号
“五一”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约为1075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时事
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下)|焦庄户:红色基因续写乡村振兴华章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