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从“卡脖子”到“金名片”,她和团队保障千万人次秒过地铁闸机
新京报 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张树婧
2025-05-04 11:00

 

【人物简介】

 

张莉,女,1971年生,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三级专家,设备技术检测中心主任。

 

她是全国城轨票务系统领军人物,长期致力于自动售检票(AFC)专业技术工作,保障了日均千万人次乘客便捷化、多样化出行,为行业数智化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她主持编制各类标准19项,研发国内首套AFC统一软件、建成首个AFC检测中心和超大规模票务管理中心;在国内率先实现空轨联运票、铁路12306地铁过闸、全国一卡通互联互通、数字人民币和境外银行卡刷卡过闸等成果,形成近20种票务产品。

 

张莉正在介绍自助售票机。受访者供图

 

张莉和她的团队从事的是轨道交通自动检票售票系统(简称AFC系统)的专业技术工作,每天千万人次以上的乘客在地铁站内刷卡秒过闸机的便捷体验,就是由他们保障。

 

在进入票务专业领域之初,张莉还只是一名数据库的程序员,但她从写第一行代码开始,追求的就是最终这套系统要能实现乘客秒过闸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北京这个超大客流城市的需求。”

 

推出国内首套适用于不同厂家定制设备的自动售检票业务软件

 

过去,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相关技术长期依赖设备集成商,只能使用他人提供的整体方案,在运营升级中往往受到厂商在费用和工作配合度等方面的多重制约,也面临着设备兼容性差、需要重复开发采购的问题。

 

“这种技术上的受制于人,让我们心中憋着一股劲。”张莉说。为了破解“卡脖子”难题,张莉敢为人先,提出了北京地铁AFC系统一套技术标准、一个检测平台、统一应用软件的战略升级构想。

 

为此,她主动对接国内相关产业集群,包括主持编制AFC系统全系列技术标准和检测规范在内的多项标准,多为国内外首创。她主持建设全球第一个AFC系统检测中心,研发大量新式检测装备,获得18项专利和23项软件著作权。经检测过的北京地铁AFC设备和系统,业务处理正确率达到99.999%,将技术精细打磨到千足金级别。国内首套适用于不同厂家定制设备的自动售检票业务软件由此推出,厂商的技术垄断就此被打破。

 

在新一代票务系统(AFC2.0)研发建设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全新的系统架构设计,全团队需要再学习,转换视角,掌握新开发技术,任务风险高、工作挑战大,张莉带领团队历经三年的技术筹划验证以及八个月的集中研发攻关,在保障既有系统安全运营的同时,顺利实现了AFC2.0全路网接入和应用的目标。

 

这背后,是现在回想起来也会令她心酸的,日以继夜的辛苦。地铁站点更新软件的时间窗口是3个小时,凌晨1时,地铁收车结账后她开始更新标准软件,凌晨4时,地铁发车,就需要结束更新工作。这三个小时内,如果更新出现问题,必须当场分析解决,否则就要回退设置,而这次的更新就以失败告终。“压力非常大。”她每次都要求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有时也不得不回退,沮丧和懊恼就会纠缠她,让她难以入眠,白天又要直面问题,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寻找解决方式,到了半夜,又去站点现场重新尝试。

 

张莉正在调试AFC设备。受访者供图

 

“乘客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张莉说。自2018年以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了乘客刷二维码、刷国内外金融卡、刷数字人民币NFC产品乘车,实现了电子定期票、跨城市地铁互通、空轨联运、铁路12306App乘车、市郊铁路互联互通,面向通勤、旅游等不同乘客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票务服务体系,实体与电子的共四大类、40余种票务服务,让国内外乘客顺心出行。

 

其中,铁路12306App直接扫码过闸这一便利来京乘客、消除人流聚集安全隐患的新方案,也是张莉主动对接铁路部门实现的票务融合。

 

创造奇迹,一次将地铁从单一票制切换到计程限时票制

 

2014年初,北京市启动票制票价调整,由单一票制调整为计程票制票价,需要在不间断运营的条件下,限期八个月对全路网1.4万余套设备进行改造,修改6家集成商的56个软件,更换2000余台设备的核心部件。

 

一次将地铁从单一票制切换到计程限时票制,协调这么多厂商将全网万余套设备一次导切,“风险极大,甚至有人认为只存在理论上成功的可能性。”张莉表示,他们攻坚克难,十几个人完成近6万人时的工作量,最终完成了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技术标准编制和设备系统检测,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自动售检票检测中心。

 

张莉始终记得那天,经过多轮次的技术检测,2014年12月28日,北京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一次全网导切成功,正式告别“2元票价时代”,行业AFC系统史上的奇迹诞生。

 

随着国际交流交往日益频繁,外国乘客日益增多,国内很多城市都在酝酿刷国外银行卡乘坐地铁服务,但由于涉及读写器需符合金融标准、超长信息链高效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短期内难以实现。

 

她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开展需求调研,重点解决了地铁专用读卡器与国际金融标准的无缝对接、超长数据链高效处理等世界级难题;经过三个月的加班加点,完成了全路网AFC系统生产部署升级。2024年9月,北京轨道交通维萨、万事达外卡过闸和购补票服务在国内率先推出,迄今已便捷服务外籍乘客近45万人次。

 

“一次次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也让我和团队真正成长起来,陆续打造了诸如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营监管中心等多个行业首创。”她说。回想这一路,为了抢时间没日没夜地工作是家常便饭,整个团队受她的感召,凝心聚力拼搏,干成了“别人不敢干甚至不敢想的事”,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金名片。

 

面向未来,张莉表示,她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带领团队打造新一代智慧化自动售检票系统,为乘客提供更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也为城轨票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北京方案。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叶红梅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北京劳动者之歌

相关推荐
我区10人喜获北京市劳动模范、8人喜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新京号
84名博士,与芜湖双向奔赴!
新京号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门头沟的他们,以劳动书写荣光!
新京号
看!闪闪发光的Wǒmén
新京号
奔跑的大项目丨一次外迁升级,加速产业“扩圈”
新京号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京号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京号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殷勇、夏林茂、雷军等代表答记者问
北京
“任何人无权触碰用户数据” 百度公开“开盒”事件调查详情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