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园博馆“五一”假期推出6大板块活动,游客可逛“花间集”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薛珺 编辑 张树婧
2025-05-02 16:47

“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国园林博物馆(园博馆)2025年“劳动寻趣 乐享自然”活动邀请观众走进春夏交织的园林,体验“花间集”“园丁日记”“花园生活”等6大板块的丰富活动,在劳动实践中领略园林的多彩魅力。

 

中国园林博物馆,小游客体验园区活动。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小朋友动手制作蚯蚓塔装置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园博馆以馆前区迎客松为背景,打造了主题花境“遇春”。花境运用叶子花、罗汉松、木绣球等姿态优美的木本花卉形成起伏的线条,打造出明艳优雅、充满生机的效果,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在园博馆秘密花园,全新推出的科普体验市集“花间集”正在进行中。散发着咖啡香的咖啡豆手链,用肉桂、八角等制成的“十三香”……科普老师利用大自然中提取出的缤纷素材,为观众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染饰、中草药饰、食用香料等如何制作。智化寺、麋鹿苑等单位也带着香囊、冰箱贴、科普卡等特色科普资源来到园博馆,传递花园城市建设的美好生活理念。

 

在秘密花园内,“园丁日记”花园劳动共建活动也在热火朝天地开展。亲子家庭与科普老师共同制作科普装置和牌示,在劳作中探寻科学知识。“大家做的装置叫蚯蚓塔,小朋友可以在PVC管上绘制图案。”据科普老师介绍,PVC管制成的蚯蚓塔中放入蔬菜、水果废料和园内树叶、杂草等,可以吸引蚯蚓进来食用,起到松土、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中国园林博物馆,小游客制作蚯蚓塔。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劳动节假期,在园博馆中,观众还可以到“园中漫读”阅读空间,翻阅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科普读物,获取植物动物演化的历史、文化与生态知识,领略花园式家居生活的新风尚。

 

“首都园林绿化75年成就展”正展出

 

“绿满京华 美美与共——首都园林绿化75年成就展”正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园博馆)举行,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园林绿化事业的辉煌成就。当前,展览继续设立“植树造林 旧貌新颜”“森林环绕 生态友好”“园林卓峙 蔚然成风”3个单元。

 

北京地区历史上森林茂密,葱郁苍翠。在辽、金,特别是元、明两代,山区林木遭到大量砍伐,至清初几乎损失殆尽。新中国成立初期,仅存次生林2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3%。城区仅存少量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绿地总面积仅有772公顷。历经75年矢志不渝、攻坚克难,北京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

 

展览中还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纪年林”。1978年,北京市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2022年,国家植物园正式挂牌成立……步入林中,可见首都绿色发展“大事记”被记录在一棵棵“树木”上,很有观赏性和艺术感。

 

展览还通过多媒体、数字沙盘等展陈方式,将75年来首都“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城市绿化发展目标,到“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布局,再到全域森林城市的历程悉数呈现。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了解国庆花坛的设计演变。始于1983年的天安门广场国庆节花坛布置,先后经历了“五饼式”“画卷式”和如今的“花篮式”,其形式变迁清晰演绎了不同年代园艺审美的进阶历程,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翟永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薛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五一”小长假开启 收好这份假期全攻略

相关推荐
探访“潞夏商韵・遇见好物”市集:多家博物馆顶流IP受热捧
北京
水上娱乐、夜间游艺,北京全市公园推出280项暑期游园文化活动
北京
这个暑期,上百场活动带你“玩转”北京城市副中心
北京
谷子集市、音乐会、“心跳咖啡”,暑期石景山推出多元体验活动
北京
体验“夏风花园”,中国园林博物馆将举行端午节活动
北京
2025华侨城旅游狂欢节:文化新体验,欢乐新旅程
企业资讯
明日启程!致2025杭州奇妙夜的未来旅客
企业资讯
这份畅玩攻略请收好!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即将开幕——
新京号
“端午”+“六一”,这三天来顺义撒欢儿吧!
新京号
端午假期还没想好去哪儿玩?来看这一篇就够了(内附全市超强旅游攻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