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全国大学生创新成果展”亮相国博
4月29日,“青春之歌——全国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约2个月。此次展览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展览计划”2025年度首个展览,聚焦国家战略与青年发展,通过“科技新星”“青春奉献”“家国情怀”三大篇章共118个创新项目,构建起一场跨越学科、融合实践、传递梦想的对话,全面展示出新时代大学生的优秀实践成果。图为SpinPU®️-M01磁概率计算芯片,可在室温下工作,更易于集成和扩展,并且实现了绝热量子计算机无法实现的比特间的全连接性。
JZ-1200 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起飞重量1.2吨,有效载荷 600 千克,配备中国航发 AES20涡轴发动机(260kW),具有强大的高原性能(9000m)和适海性能。
展览不仅聚焦量子计算、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亦将目光投向民生改善、生态修复、医疗服务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深刻呈现技术背后蕴含的青年智慧与社会价值。图为展出的宇树机器人和机器狗。
人工血管和心脏搭桥示意模型。作品从仿生角度出发,模仿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开发出了与人体血管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体内精准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制备周期短、生物安全性能好、具有体内可视化功能,且成本比传统的组织工程技术低。
电子鱼皮一水下小目标探测预警新模式。项目研究面向近海与岛礁水下防御需求,创新性设计了可感知流场、磁场的柔性电子鱼皮,可贴附鱼类体表,发现目标时会刺激鱼类发出特定声音,可被周围海域的预置水听器捕获,实现水下小目标远程探测预警。
东大鲲鹏-全球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
记者 浦峰 摄影报道
编辑 张鶯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