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车展观察|要速度也要安全,动力电池赛道正在重新定义
新京报 记者 林子 编辑 杨娟娟
2025-04-28 22:22
企业的电池技术竞争正在向全球输出“中国标准”。

超充突破兆瓦级,电池安全超新国标,成为2025上海车展车企与产业链企业的热门口号。


随着超充技术迈入“兆瓦时代”,比亚迪、华为、宁德时代、星星充电等企业推出兆瓦级产品,推动补能向“油电同速”升级。


与此同时,电池“最严新国标”要求“不起火、不爆炸”,不少企业表态提到自己的电池产品超过新国标安全标准。


可以说,超充与安全的技术革命正在重新定义电池赛道,让中国新能源产业站上全球能源革命的十字路口并成为“国际领航员”。


超充迈入“兆瓦时代”


电动车技术发展至今,“充电焦虑”仍是制约用户体验的最大痛点。当前,比亚迪、宁德时代、华为等企业加速布局超充技术,推动行业进入“兆瓦时代”,重塑新能源汽车补能格局。


上海车展期间,宁德时代展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号称全球首款峰值12C兼具800公里纯电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在车里坐5分钟,续航里程就充到520公里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10℃低温亏电的严苛环境下,依然可以保证充沛动力输出。”


无独有偶,比亚迪展台展示的是兆瓦闪充产品。今年3月17日,比亚迪推出闪充电池,实现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达到“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当时直言,“为彻底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我们的追求就是在充电速度上实现‘油电同速’。”


比亚迪在现场展示兆瓦闪充技术。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摄


上海车展,华为展示了液冷超充产品。就在车展前一天的4月22日,华为正式发布华为兆瓦超充。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华为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及关键供电产品线总裁何波号召行业向全面超充化发展,还举行了“超充联盟2.0”的发布仪式。


星星充电在车展也发布了两兆瓦液冷超充系统,聚合功率池能力达到10兆瓦,双枪输出电流为2400A,启动时间为3秒。星星充电研发高级副总裁李宏庆在现场介绍,液冷双枪作为核心设备,已在全球实现规模化商用,满足重卡、电动船舶等高能耗场景需求,双枪设计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不仅如此,欣旺达动力展示了闪充电池3.0,可实现“1秒1公里”的补能效率。其还将推出8-10C以上倍率的超充产品,10%-80%SOC(剩余电量)的补能时间进一步压缩至7分钟。


此外,欣旺达动力还推出大容量超充电池解决方案,搭载1.4MW超大功率充电的商用车电池,15分钟极速补能提升运力效率400%,循环寿命突破5000次。


企业打出电池“安全牌”


上海车展前夕,“史上最严电池安全标准”来了,这使得上海车展上“不起火、不爆炸”成为企业们的口号之一。


按照工信部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简称“新国标”)规定,电池“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而2020年版国标要求是电池“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


“我们决定向全行业开放电池底部安全专利集。”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淦家阅表示,安全专利不是“炫技工具”,而应当成为全行业共享的标准。


吉利在现场展示经受“烈焰炙烤”的电池。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摄


淦家阅进一步表示,针对电池新国标增加的底部碰撞试验,吉利还将向全行业开放包含电池包底护板专利、电池包防撞梁专利、底部碰撞实验装置专利在内的电池底部安全专利集,为消费者与行业带来从整车电池安全设计与技术验证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吉利控股集团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淦家阅介绍,在吉利的测试要求中,电池必须经过全场景极限工况的36项安全测试,其中23项测试标准超“新国标”,包括电芯针刺、海水浸泡,电池包底部球击等12项未列入新国标的严苛测试。


亿纬锂能在现场展示大圆柱电池。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摄


车展现场,亿纬锂能副总裁、电池系统研究院院长江吉兵演讲说,安全作为电池系统最本质的物理属性,是亿纬锂能技术研发的核心锚点。亿纬锂能已实现国产大圆柱电池于乘用车领域的规模化量产,可以系统性保障电池系统在碰撞冲击下的能量吸收能力、热失控工况下的隔热防护效能,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结构稳定性。


实现兆瓦超充的规模化商用,规定电池“不起火、不爆炸”,中国企业的电池技术竞争正在向全球输出“中国标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林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直击2025上海车展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用DeepSeek找对象,靠谱吗?
时事
与时间赛跑,“恭博人”用数字化技术唤醒沉睡的古籍
北京
那天她成了全场最亮眼的人,这也是风暴的开始
新京号
《我在岛屿读书》:每个人都是孤岛,彼此看见时才有可能连接
文化
网红小家电,打工人不伺候了
新京号
自动驾驶如何促进高质量交通与就业?多名专家详解
科技
新闻8点见丨关于铁路电子发票,这些事儿很关键;专访德国气候特使
时事
读书周 | 品读经典,互学互鉴
新京号
90后、00后种菜充满“赛博朋克”风
时事
新闻8点见丨2024北京文化论坛,推动科技与人文交流碰撞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