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校127周年校庆前夕
北京大学联合中国电影家协会
于4月29日至5月6日在讲堂
举办2025北京大学·金鸡艺术电影展
本次影展面向校内外观众开放
六部国内外电影佳作,多场映后交流活动
《倒仓》《屋顶足球》《奥本海默》
《月光里的男孩》《沙丘2》《乘船而去》
为师生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视听盛宴!
文末留言,有机会获赠电影票噢~
《倒仓》
——谁的青春不迷茫?三位少年的戏剧人生。
时间:2025年4月30日(周三)18:30
地点:讲堂观众厅
影片《倒仓》聚焦于三位戏校少年:孙小磊在变声期的焦虑中面临人生重要比赛;时佳慧作为学习老生的女孩,在角色探索中徘徊;谢天赐出身京剧名门,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感到迷茫。导演张裕笛巧妙地以“倒仓”这一戏曲演员变声期的生理现象为切入点,将京剧元素融入青春故事,展现少年们在舞台与现实的碰撞中经历的迷茫、挣扎与蜕变,最终以热血与信念打破命运的桎梏。
年轻演员边程、周美君、陈少熙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演技,将角色面对变声期焦虑、角色困惑和家庭期望压力时的复杂情感生动呈现,让人感同身受。影片的画面色彩运用恰到好处,既营造出青春的活力与迷茫,又渲染出“倒仓”所带来的压力与阴霾,每一帧都饱含着导演的艺术匠心。
《倒仓》不仅是一部关于京剧的电影,更是一曲献给所有追梦人的青春赞歌。它鼓励每个人在青春的道路上坚守内心的热爱,勇敢面对自我,在困境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方向。影片荣获第18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编剧奖、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最受观众喜爱影片,以及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是一部兼具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映后导赏
嘉宾介绍: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屋顶足球》
——一方屋顶,承载着女孩的绿茵梦。
时间:2025年5月2日(周五)15:00
地点:李莹厅
《屋顶足球》是一部以云南大山深处村寨为背景的励志电影,讲述了一群女孩在屋顶上追逐足球梦想的故事。主角阿依美自幼与母亲分离,为了寻找母亲并改变生活现状,她带领村里的女孩们组建了一支足球队。她们面临诸多困难:没有队员,阿依美就向姐姐求助;没有队服,她们就手工缝制;面对质疑,她们通过努力训练和比赛胜利来回应。尽管条件艰苦,但女孩们对足球充满热爱,把柚子当足球,在屋顶上挥洒汗水。
影片演员均为云南本土非职业演员,表演质朴且感染力强。唐良凤饰演的阿依美坚韧执着,谭新宇饰演的阿依朵默默支持妹妹,史俊弦饰演的教练石凯从酗酒到重新燃起对足球的希望,带领孩子们成长并站上国际赛场。导演飞鱼表示,这部电影展现了山区女孩对未来的憧憬和拼搏精神,通过足球描绘出奋斗与希望的生活画卷。该片获2021年第34届中国金鸡电影节创投大会“评委会特别推荐大奖”和2023中国电影金鸡节“报晓荣誉影片”。
映后导赏
嘉宾介绍:
飞鱼,中国青年中国青年导演、编剧。编剧作品动画电影《影子王》入围戛纳电影节龙跃计划中欧十大影片,获得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最佳动画创投奖。导演作品《屋顶足球》获得2021年第34届中国金鸡电影节创投大会“评委会特别推荐大奖” 、2023中国电影金鸡节“报晓荣誉影片”。
《奥本海默》
——面对原子尘,他选择叩问道德。
时间:2025年5月3日(周六)13:30
地点:讲堂观众厅
《奥本海默》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传记电影,改编自《美国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胜与悲》,讲述了“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制造原子弹的传奇人生,探讨了原子弹带来的胜利与悲剧。
影片采用双线时空交叉剪辑,黑白画面展现政客施特劳斯对奥本海默的审判,背后是麦卡锡主义的阴霾;彩色画面呈现奥本海默的回忆与内心世界,让观众感受他在曼哈顿计划中的挣扎与荣耀。这种叙事手法增加了影片的层次感。
基里安·墨菲的表演完美诠释了奥本海默的复杂人格,既有天才的自信与魅力,又有面对原子弹威力时的惶恐与不安。影片在视觉和听觉效果上表现出色,高清画幅的利用和音乐音效的配合,将观众带入奥本海默内心的恐惧与焦虑中。
《奥本海默》不仅是关于原子弹研发的历史电影,更是对人性、道德和责任的深刻反思。科学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进步,也带来潜在灾难。影片获得诸多奖项,包括2023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年度最佳电影,2024年奥斯卡金像奖7项大奖,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等。
《月光里的男孩》
——藏地电影的成长诗篇
时间:2025年5月3日(周六)18:30
地点:讲堂观众厅
《月光里的男孩》是一部藏地题材电影,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在华沙国际电影节等重要平台崭露头角。影片由万玛才旦监制,达杰丁增导演,改编自赤·桑华的短篇小说,讲述了藏族男孩扎西因童年时误伤一只与自己同名的流浪狗而背负多年愧疚,成年后重返故乡揭开真相的故事。
影片的叙事结构独具匠心,以少年扎西的成长烦恼为核心,展开两条叙事线索,继承了藏地新浪潮电影的散文诗气质,在缓缓流淌的叙事节奏中,诠释了自我救赎的母题。扎西的成长历程从懵懂到错觉,再到顿悟,充满了少年的生活质感。
在视觉呈现上,影片展现了浓郁的藏地风情。在青海囊谦实地取景,由当地小演员本色出演,还原了高原生活的纯净与厚重。广袤的草原、神秘的寺庙、质朴的民居,构成了独特的视觉背景。技术层面,出色的摄像捕捉了藏地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而恰到好处的配乐进一步烘托了情感氛围,配合汉斯·季默御用配乐团队的震撼音效,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该片获2024年金鸡影展优秀国产影片。
映后导赏
嘉宾介绍:
达杰丁增,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演员。参与及担任执行导演的电影作品有:《塔洛》《撞死了一只羊》《318公路》等。
《沙丘2》
——以沙为笔,画出人性的史诗
时间:2025年5月5日(周一)15:00
地点:讲堂观众厅
《沙丘2》延续了前作的宏大叙事,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科幻巨制。厄拉科斯星球环境恶劣,但弗雷曼人在此延续生存火种。哈克南家族的杰第主星,通过高对比度的黑白影像呈现,营造出反乌托邦美学。
影片讲述了保罗·厄崔迪被哈克南人灭族后,在沙丘星球加入弗雷曼人并展开传奇旅程的故事。他与阴谋家们展开生死较量,同时面临个人爱情与宇宙命运的艰难选择,复杂剧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也展现出人性的渺小与无奈。
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提莫西·查拉梅精准诠释了保罗从流亡贵族到冷漠先知的心理转变;丽贝卡·弗格森饰演的杰西卡夫人展现了母性与姐妹会使命之间的冲突,她逐渐变异的瞳孔特写,揭示了精神控制、道德沦丧的后果;赞达亚饰演的契妮则成为人性的灯塔,她拒绝皈依救世主的冷静姿态,为这部史诗保留最后的道德坐标。
导演维伦纽瓦再次展现了他卓越的美学造诣,创新性地运用红外线摄影技术,赋予影片独特的未来复古美学风格。奥斯卡奖得主汉斯·季默再次担纲配乐创作,用震撼人心的音效完美勾勒出沙丘世界的恢弘气势与神秘氛围。沙丘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荒漠,更是人性、权力与救赎的象征。2024年,《沙丘2》获第37届金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乘船而去》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
时间:2025年5月6日(周二)18:30
地点:讲堂观众厅
《乘船而去》以浙江德清的水乡为背景,讲述了老太太周瑾被确诊脑瘤后,其在外漂泊的子女回乡照顾的故事。大女儿苏念真坚持给母亲最好的治疗,而小儿子苏念清则支持母亲放弃治疗。在面对死亡的过程中,周瑾寻找精神归宿,而子女们在发现母亲秘密的同时,也在与故乡失去最后的连接。
影片中,“船”作为重要意象,既是连接城乡的交通工具,也是祖孙三代的情感纽带,隐喻着生命的流逝与精神的归宿。从外婆的婚船到阿清修复的残船,再到外孙拍戏的绿幕船,最终沉船坠入河底,象征着家是代际间传递的“造船术”。
导演陈小雨以纪录片般的风格,克制而含蓄地展现了中国家庭面对死亡的真实情感。影片通过日常细节,如医院的脚步声、姐弟的争执、深夜翻找存折等,呈现了一个家庭面对死亡的“非典型”反应,让观众直面生命的本质。
《乘船而去》不仅是关于家庭和生命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如何面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它教会我们在失去面前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归宿。该片于2024年10月获得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奖。
映后导赏
嘉宾介绍:
刘丹,中国内地影视、话剧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代表作:电视剧《悠悠寸草心》《开端》等,电影《盛夏未来》《乘船而去》等。曾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等。
何必,《乘船而去》主演之一,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博士。
大咖云祝福
中国电影家协会特别邀请
黄渤、吴京、周冬雨
陈思诚、齐溪、张译等电影人录制祝福视频
共同预祝
2025北京大学·金鸡艺术电影展
顺利开幕
↓↓↓点击观看↓↓↓
互动有礼
送票啦,讲堂请你看电影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与电影的故事
是某部电影曾给你力量?
是难忘的观影体验?
还是对本次影展某部作品的期待?
截至4月29日中午12:00
评论点赞数前8名的读者
每人将随机获得
《屋顶足球》《奥本海默》
《月光里的男孩》《沙丘2》中
同一场次的电影票两张
金鸡报晓,燕园映光
一场梦幻的视听艺术盛宴
让未名学子相遇在光影世界之中
来北大讲堂,看中国电影
北大等你来!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会议中心
编辑 | 龚柄豪、刘祥均
排版 | 唐儒雅
责编 | 陈蕾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