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高法:从有利于高质量发展角度出发,对涉企案件作出恰当处理
新京报 记者 行海洋 编辑 刘梦婕
2025-04-27 12:40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坚持严格公正司法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对各类产权主体的诉讼地位和法律适用一视同仁,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一律依法惩治。对于涉企案件,要在严格依法审判基础上,综合考虑案件具体情况,从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依法作出恰当处理。

 

《通知》要求,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严格区分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合法融资与非法集资、参与兼并重组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正当经营与违法犯罪等的界限,严格把握刑事犯罪的认定标准,坚决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有效防范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司法。

 

对在生产、经营、融资等活动中的经济行为,虽属违法违规,但不构成犯罪的,依法宣告无罪,或者建议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对于涉企新类型案件,应当依法审慎处理,必要时由上级人民法院依法提级管辖。强化涉企产权刑事案件申诉、再审工作,健全有效防范、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

 

同时,要防止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通知》强调,坚决杜绝拖延立案、违规不立案、限制立案、选择性立案等问题。严禁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或者出于趋利性目的,对涉企案件扩张管辖、人为制造异地管辖。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或者下级法院提请指定管辖的,有关法院应当严格审查、依法处理,从源头上防止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司法。

 

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通知》要求,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标的、超时限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严格区分违法所得与合法财产、涉案人员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等,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冻结。善用“活封活扣”措施,对于能“活封”的财产,尽量不进行“死封”,使查封财产能够物尽其用。对于通过违法犯罪活动聚敛、获取的财产形成的投资权益,应当对该投资权益依法处置,不得直接追缴投入的财产。

 

此外,加大对涉企市场准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赔偿等重点领域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力度,坚决纠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和乱查封现象,坚决依法追究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法律责任。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行海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规范涉企审判执行,以司法温度护航市场活力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缅甸7.9级地震已致缅甸全国144死732伤
时事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这位土生土长的芜湖企业家,真诚回报社会!
新京号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