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百洋医药去年净利润6.92亿元,品牌业务收入占比近七成
新京报 记者 张兆慧 编辑 王鹿
2025-04-24 11:06

4月23日,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洋医药”,股票代码:301015.SZ)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94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2亿元。


百洋医药持续聚焦品牌业务,实现营收55.59亿元,同比增长9.17%,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收60.37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同时,百洋医药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62元,预计派发金额超4亿元,股息率近4%。


品牌业务持续增长


2024年,百洋医药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聚焦高附加值、高毛利率的品牌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品牌业务收入占比达68.68%,毛利率为48%,毛利额实现26.68亿元,毛利额贡献占比92.84%,品牌运营效率不断提升,价值持续释放。


通过深耕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革新,报告期内,百洋医药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其中,迪巧品牌营收21.01亿元,同比增长10.73%,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业收入22.03亿元,同比增长10.87%,连续九年位列国内进口钙补充剂市场第一;公司自有品牌扶正化瘀营收6.31亿元,同比增长16.62%,在肝纤维化药物治疗市场中,占有率常年保持第一;纽特舒玛营收1.21亿元,同比增长45.4%。此外,干眼症品牌海露营收7.36亿元,同比增长14.89%;安斯泰来系列营收5.02亿元,同比增长34.49%,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29.19%。


此外,面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结构性变化,百洋医药运营品牌在线上渠道高速增长,成功打造了处方药和OTC产品线上运营模式。


资料显示,还原两票制业务是指药品生产厂商直接销售至百洋医药配送商、再由配送商销售至医院,生产厂商向百洋医药支付品牌服务费,百洋医药将品牌服务费收入模拟为产品销售收入与成本。


创新业务提速


在国家大力推动医药创新、加快国产替代的政策导向下,创新已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百洋医药持续加大对创新产品的投入,在创新药械领域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创新管线储备。百洋医药表示,公司建立了专业的市场团队,可实现新药上市与临床落地的无缝衔接,加速商业化价值兑现。


创新药方面,2024年百洋医药获得了微管抑制剂抗肿瘤1类创新药优替德隆注射液(商品名:优替帝)的独家运营权,产品具有疗效更佳、安全性更优、不易产生耐药性、能够穿透血脑屏障等多重优势。已签署商业化协议的我国首个核医学放射诊断1类新药锝[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注射液正在推进上市申报。


创新医疗器械方面,百洋医药深度布局精准放疗赛道。2024年,百洋医药与全球领先的放疗技术引领者ZAP Surgical达成了涵盖股权投资、规模化生产、商业化的全方位合作。百洋医药不仅将负责ZAP-X火星舟放射外科机器人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独家商业化运营,更将建设覆盖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加速创新器械本土化落地。作为专用于头颈部实体肿瘤和病变的放疗设备,该产品具备精准、高效、安全等显著临床优势,已在全球22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上市,正重新定义脑转移瘤精准放射治疗标准。此外,百洋医药运营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已在全国60多家医院实施植入手术,并同步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超声用电磁导航设备以及心飞碟家用心电仪也在稳步推进临床应用。


百洋医药表示,在宏观经济面临周期性波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前行的复杂形势下,公司正积极推进战略转型,从商业化平台向创新型企业发展升级,在产业化能力与创新管线的协同驱动下,公司将持续推动更多创新产品进入市场,为公司长期盈利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张兆慧

校对 杨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健民集团去年营利双降,为近6年业绩首次下滑
健康
数读 | 今年“A+H”股扩容潮 20家A股企业筹划赴港上市
财经
速冻“老三样”增长乏力,三全食品营收净利连续两年下滑
财经
两年关掉500多家直营店,海伦司转型加盟这步棋是否奏效?
消费
6.23亿收购两子公司股权,千金药业低价增发遭质疑
健康
7家信托年报率先出炉:投资收益成“关键因素” 五矿信托首亏
财经
“羽绒服涨价”热搜背后:波司登半年净赚11亿,原材料存货大增
财经
超2万字!从十个方面理解芜湖
新京号
“着急”公布月饼销售数据,广州酒家为哪般?
消费
啤酒企业半年报盘点|高端化主题不变,行业寻找新增量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