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准予许可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单位名单,作为芜湖市重点引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立质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成功晋升甲级检测资质,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民营甲级检测机构,同时填补了安徽省会以外城市甲级检测资质的空白。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同步持有“双CNAS”国际互认资质,成为全省首家兼具国家级行业最高资质与国际认证的民营检测机构。这一突破不仅彰显了该企业技术实力,更成为芜湖市“产业强市、创新驱动”战略的标杆实践,为全省交通领域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树立了“芜湖样本”。大江资讯记者近日走进总部位于芜湖市湾沚区的这家企业,了解荣誉背后的故事。
破局:七年跨越发展 重塑行业格局
一直以来,安徽省交通甲级检测资质由省属大型国企占据主导,安徽立质检测的突围堪称行业现象。该企业自2018年创立以来,以“立正守责、立信致远、立质提质”为核心理念,从零资质起步,历经总部搬迁、技术攻坚等考验,仅用7年时间便实现“三级跳”——从丙级资质跃升为全省第六家、民营首家甲级检测机构,并创下另两项“全省唯一”:
2023年:在全省率先通过“双CNAS”国际互认检验检测资质认证(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成为省内检测行业国际化标杆。
2024年:获评安徽省市场监管局AAA级(最高级)“守合同重信用”称号,是全省交通检测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营检测机构。
公司董事长李峰说:“资质和荣誉上的突破,得益于芜湖市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对民营企业的精准扶持。未来,我们将以甲级资质+双CNAS为支点,深化技术输出,服务全国及海外市场,同时期待依托本地政策支持,进一步打通本地技术需求与应用场景,为芜湖基建与产业升级提供更强支撑。”
创新:技术+人才 构建全链条体系
资质突破的背后是持续的业绩积累、技术攻坚与人才培养。参与引江济淮工程引江济巢段部分工程专项检测、宁芜高速基桩完整性专项检测、芜宣机场机场路一期(上跨桥至高速段)工程专项检测……目前,安徽立质检测已构建起覆盖交通、建筑、市政、水利、环境等领域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2022年,公司经芜湖市交通运输局和湾沚区人民政府牵引迁址芜湖;2024年,芜湖市湾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入股立质检测公司,公司成为民营控股的混合所有制。落户三年间,企业累计获15项软件著作权、19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参编4部省级规划教材及2项行业技术规范,并吸引百余名高端人才落户芜湖,其中包括多名省部级专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数十名省级“十佳”和“优秀”检测工程师,成为芜湖科创人才高地的重要拼图。
担当:扎根芜湖 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在开拓全国市场的同时,安徽立质检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连续两年作为官方赞助商支持芜湖航空马拉松,资助困难学生、慰问敬老院,并获评“湾沚区优秀服务业企业”“省级优秀检验检测机构”“芜湖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称号。
甲级资质的取得不仅是企业的跃升,更是城市基建能级提升的缩影。李峰坦言芜湖是立质的“根据地”,企业技术储备与芜湖的重大工程需求高度契合。期待与政府、企业深化合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将技术能力转化为本地项目落地的实际成果,实现“墙内开花内外共香”。
愿景:锚定国家级枢纽 赋能产业升级
芜湖承东启西、通江达海,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桥头堡”,先后获批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复合型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安徽立质检测锚定国家级枢纽,将继续投资建设并申报长三角检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攻关新能源、低空经济、轨道交通等领域最高资质,力争三年内产值再翻两番,新增本地就业岗位100个。
“我们虽然获得了甲级资质,但这只是一个起点,当前省外大型项目招投标普遍要求近3年甲级业绩证明,而企业作为新晋甲级机构,虽已具备资质实力,但在省外市场的业绩积累尚需突破。这如同手握驾照亟待‘首航’,亟需通过本地项目实践与政策支持,加速打造标杆案例,为开拓全国市场夯实基础。”李峰说,“未来公司将以甲级等各项资质为纽带,推动检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芜湖,同时,将努力跻身芜湖重大工程优先合作名录,实现技术反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让这张含金量十足的甲级名片,早日转化为芜湖高质量发展的真金白银!”
▍记者:骆新星 范泽峰 实习生 余韩悦
▍编辑:朱辰婉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