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冒名顶替30 年,谁该为这场“人生调包”负责?|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马小龙
2025-04-23 17:55
冒名顶替是对教育公平的严重践踏,是对他人努力和汗水的无情剥夺,也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


▲新京报资料图: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


又一则令人震惊的“冒名顶替上学”新闻进入公众视野。


近日,河南焦作市某地公安局的辅警席南向媒体反映,1990年高考后,同届考生李永刚冒名以“李席南”的名字顶替自己读中专。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据新京报我们视频此前报道,河南54岁男子席南反映,1990年高考后,同届考生李永刚冒名以“李席南”的名字顶替自己读中专。“李席南”毕业后,以干部身份分配工作。2022年,“李席南”被查时,已是卫生院副院长。孟州卫健委认定“李席南”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入学,并决定开除“李席南”。“李席南”自称,入学手续由其父亲、舅舅代办。


4月22日,沁阳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此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禁要问:究竟是谁偷走了席南的人生?谁该为此负责?


虽然人生没有假设,但席南的人生轨迹无疑因这次冒名顶替发生了巨大偏移。倘若当初没有被顶替,正常上中专,他的人生或许将是另一番景象。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而顶替者,凭借卫校学历,获得公职身份,到被查时已经成为卫生院副院长,可谓收获满满,已成“人生赢家”。


事发后,孟州市卫健委对“李席南”作出开除处分,并函告教育部门撤销其中专学历证书,同时撤销其医师资格证书。然而,这些处理,并不能完全平息公众和受害人的质疑。


顶替者“李席南”自称,当时入学手续由其父亲、舅舅代办。这意味着,此次冒名顶替绝非一人之力可为,它很可能由亲属、权力、关系与制度漏洞等因素共同“撮合”而成。


按常理推断,截取录取通知书、伪造材料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有关键人员配合,否则并不易办成。在席南案中,冒名者父亲和舅舅代办入学手续,这意味着背后可能存在一个合谋的“利益共同体”。最终,他们实施“调包”,偷换了席南的身份和30多年人生。


席南表示,虽然他的人生已经无法改变,但他希望冒用者和造假者能够被追责。这种愿望并不过分。


事发后,虽然当地卫健部门开除了冒用者,但两年多过去,相关人员却迟迟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这种处置方式,令人怀疑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嫌疑。当地有必要正视公众和受害人的质疑。


冒名顶替事件已曝光多起,近些年来,不时爆出的类似事件刺痛着公众的神经。在席南被冒名顶替这起事件中,当年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如何被截留?顶替者又是通过何种手段完成学籍身份的替换,顺利进入学校并完成学业?相关部门在资格审核、人员身份确认等方面是否存在失察失职?这些环节都充满疑窦。


目前,当地已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这些问题都有待联合调查组深入调查,给当事人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说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高考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机制,其公正性不容亵渎。冒名顶替是对教育公平的严重践踏,是对他人努力和汗水的无情剥夺,也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


时间无法倒流,但正义不应缺席。希望席南案能得到公正的处理,这不仅是为遭遇不公的弱势群体维护权益,也是给历史一个交代,给未来一个警示。


撰稿 / 辛河(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张彦君


相关推荐
我的支棱时刻,精神锚点建造指南|2025北京图书市集沙龙预告
文化
23个热点问题,一篇速览外交主题记者会
时事
他们在“大风车”里寻找童年与未来
时事
倒在雪崩之中
时事
重返1931年长江水灾:人如何感知与记忆灾害?
文化
上野千鹤子对谈戴锦华实录:“恐弱”是“慕强”的翻版
文化
托马斯·金梅尔:祖父是珍珠港最后一个受害者
综合
超生儿寻亲牵出“执法旧症”
综合
对于“姐弟恋” 张丹峰要平反
文化
“真假王娜娜”错位的13年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