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每日一书
新京报 编辑 张婷 申璐
2025-04-23 10:40
喧嚣与嘈杂、厚重与虚无、被遗忘的爱情与被湮没的内心,就像脚下不知不觉生出的野草,或许你在踩到它们的一瞬间,会感到脚下那种无言无声而蓬勃的生命力——这便是阅读的力量。我们推荐3月好书,本篇为其中《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图片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作者:[美] 克劳迪娅•戈尔丁,译者:孙晶楠/孙树强,版本:三联书店 2025年3月


推荐理由:


女性的经济角色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但经济史关于女性的书写却长期处于空白。在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工作的发展变化很难被通常的指标衡量,它不像大多数其他经济变量那样可以被理解为对经济因素做出反应的孤立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女性参与劳动的历程与家庭和社会化过程紧密相连,并通过个体的生命周期与千千万万女性的过去与未来相通。


有鉴于此,这本关于女性劳动力市场研究的著作更显及时与难得。本书作者克劳迪娅·戈尔丁是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她以经济学家的身份进入这段历史,梳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美国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多个数据,并综合参考同时段美国女性在教育、家庭、社会地位等领域的变化。尽管百年间女性取得的进步成绩斐然,然而经济领域的进步通常是模糊不清的。戈尔丁发现社会和工作场所性别差异消失得仍旧缓慢,男女收入差距的缩小并不意味着“工资歧视”的终结,就业市场的歧视仍然细密渗透在行业分布、性别分工等多个领域。这个过程中,真正的进步可能会发生,但往往被推迟数十年之久。


在研究结束时,戈尔丁称她更深刻地意识到,遥远的过去是如何影响现在的,规范和期望是如何阻碍变革的,以及持续的变革又将会以怎样的方式产生影响。在戈尔丁看来,我们只有把女性作为个体,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平等。


撰文/申璐

编辑/张婷

校对/刘军

相关推荐
是什么让这位父亲如此焦虑?从男孩教育说起
文化
对话卜卫:她的田野
新京号
《还有明天》​为什么好看?
文化
勒内·基拉尔论厌食症:现代社会批量生产“时尚受害者”
文化
《什么是思想史》:思想与揭示我们所生活世界中的事实有直接关系
文化
依据内心所爱选择工作,对出身平凡的大学生意味着什么?
文化
为什么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原始人是这样进入“工作”的
文化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中世纪日常生活
新京号
书籍如何不断重塑?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